第5章 自動自發——自覺而出色的工作(2)(2 / 3)

當你被告知過一次後再做同類事情就不需要再被告知了,你同樣會有所收獲,但付出與收獲卻不成比例。

另外一些人,他們直到被告知過兩次後才去做事情,這類人得不到榮譽也得不到金錢。僅次於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情的,是當有人告訴他怎麼做時立刻去做。

還有一類人,隻有當他們被貧窮壓迫得沒有出路時,才會去做事。這類人隻會遭到漠視,收入當然十分微薄。這些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盼望幸運之神會降臨到自己身上。更次等的人,隻在被人從後麵踢時,才會去做他應該做的事,這種人大半輩子都在辛苦工作,卻不停地抱怨運氣不佳。

然而,還有比上述幾類人更嚴重的。這類人即使別人走到他們麵前向他們示範並且停下來督促他們做,他們也仍然不會用心地做事。他們總是失業,得到他們應得的藐視。在這種情況下,命運之神會耐心地在擁擠人群的一隅等待著他們。

親愛的員工,你是否趁經理不注意時偷偷地開小差,或者煲與工作無關的電話粥,就像當年上課時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地擺弄新買的鉛筆刀?又是否將本來屬於自己的工作推托給其他的同事,就像“大個子吉姆”從來都認為別人比自己幹得少?抑或當老板布置一項任務時,你不停地提出這項任務有多艱巨,暗示老板是否在你做成之後給你加薪或者你做不成也情有可原,因為這的確不是一項容易的工作?當你已經習慣了讓別人替你承擔責任,那麼你將永遠一事無成。當你少一些牢騷,少一些理由,多一份責任,多一份主動的時候,成功自然就會敲你的門。

5.突破平庸,追求完美

自動自發就是主動精神,所謂的主動,指的是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超乎他人要求的積極表現,以及擁有“為了完成任務,必要時不惜打破常規”的智慧和判斷力。

——西點著名學子格蘭特將軍

西點特別重視培養學員的主動性和進取心。進取心的高低往往影響學員在訓練時的表現。西點發現,那些缺乏進取心的學員,能完成任務,但並沒有大多亮點;而進取心強的學員,不僅能把事情做好,還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把事情做得更好。“最大的成功”都是保留給具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態度的人。

美國通用電器公司一直使用這樣的口號來激勵員工,那就是:進步本身就是公司最重要的一項產品。

那麼你為什麼不考慮將進步也變成你最重要的一項產品呢?我們將通過以下的練習來幫助你培養並發展追求完美的態度與能力。

每天工作前,花10分鍾想:“我今天要怎樣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今天該如何激勵員工?”“我還能為顧客提供哪些特殊的服務呢?”“我該如何使工作做得更有效率呢?”

這項練習很簡單,但很管用。試試看,你會找到無數創意來贏得更大的成功。你的心理狀態決定著你的能力。你以為你能做多少你就能做多少。你若真正地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多,你就能創造性地思考出各種方法。

如果自己的心態會決定自己做事的方式,我們應先認清自己的真麵目,除去會妨礙自己發揮能力的因素。各位應不難想象否定性思考法的危害。至於要除去長期存在的心理障礙,也許有人會認為這非一時半日能完成的。實際上,你隻要除去“隻要一半”的想法,其他障礙也會隨之消除。這就如同“多米諾骨牌”,為促進骨牌效應,你應從平日的說話方式開始著手,你是否經常有“隻要一半”的說話傾向。

以下是“7種危險的心理陷阱”。

(1)有××條件的人才能做到……。

(2)我從沒有受過××訓練。

(3)如果要做××我的年紀已太大了

(4)如果要做××,我太年輕了。

(5)要我做××,簡直是難以想象:

(6)我沒有做××的能力。

(7)我不適合做××。

這些說話方式,是為自己維持生活現狀的最好借口,若經常使用就會產生“我根本不會,怎麼做得到呢!?”等自認為無能的想法。我們應確認,負麵的言語會使自己受束縛,真的變成無能。

你是否經常使用這些言語?其頻繁的程度可能比你想象中的多。為更了解自己的心態,你不妨連續幾天身上帶一本小冊子,逐一記下所說的否定性言語,或許會發現情況比想象的嚴重。不過,你不必為此過分擔心,隻要了解此點就不難改變。

事實上,這類心理上的陷阱相當多,大部分的人在很小的時候,即已被灌輸“專門化”的觀念。

在小學時,如果自己表麵的適合性與才能被發現時,就會感到有人已為你決定一個方向。上中學、高中時,發展的重點就整個放在自己較專長的部分,至於其他方麵較弱者,則很少加以理會。而大學,是一般人認為決定前途最好的時期,因此很多人為了將來的就業,使自己前途的發展範圍變狹窄。

另有一種人,對成功有潛在性的恐懼,他們認為自己“不值得成功”,而陷入了心理的陷阱。

還沒開始動手,就認為自己必定會成為悲劇主角的人相當多,這是非常錯誤的看法。任何人都有成功的價值,隻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全力以赴,就有獲得成功的資格,一切的結果全看你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