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和風拂煦,夏日的陽光暖洋洋地普照著中原大地。
自中原民眾反抗四起,迫使耶律德光退出中原以後,劉知遠派皇弟劉崇留守太原,自己則率大軍南下,許多被遼軍占領的城池相繼收複,劉知遠入主開封。
劉知遠將開封定為都城,國號“漢”。為彰顯自己出自名門,便攀龍附鳳:自詡是東漢顯宗第八子淮陽王劉昺之後,意在重建“漢朝”,史稱“後漢”,劉知遠就是“漢高祖”。
進入開封,劉知遠試著在皇帝的寶座上坐了坐,似乎找到君臨四海的感覺,血液也燃燒起來,激情興奮到了極點,欲望也在急速地膨脹,心中歡喜無以言表,不由得暗暗稱讚起夫人李氏來。
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後,銀兩奇缺,軍餉難以發放。按照以往的慣例,就是掠奪民眾。當時,對於某些將士的這個建議劉知遠有些默許,但遭到夫人李氏的極力反對:“陛下稱帝以來,未曾給百姓謀來福利,現在又要掠奪,豈不是百姓遭殃、民心盡失,更何談日後謀取霸業?”
“怎麼辦?”劉知遠有些犯難。
“散盡宮中財物,用以犒賞三軍!”
劉知遠幡然醒悟,連聲說道:“夫人高見,就依此照辦!”
夫人李氏還起表率作用,帶頭把當初自己出嫁時的嫁妝和一些金銀首飾一並獻出,用以充做軍餉。在夫人的帶領下,其他官員也都競相效仿。這樣一來,軍餉問題得到解決。
這一招果然奏效,劉知遠對民眾秋毫不犯之事很快在民眾中傳開,為日後贏得民心、贏得天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百姓認為劉知遠是位明君,紛紛舉旗擁護。這樣,劉知遠號令天下。
現在,劉知遠入主開封,壯誌已酬,便開始了享樂。宮中,頓時充滿了鼓瑟笙簫之樂。
這日,郭威進諫道:“啟稟皇上,卑職有兩點要奏。其一:雖然遼軍遠撤,但還有部分駐紮在我漢朝州縣,宜盡快除之;其二:及早安撫各路藩鎮,令四方歸順,同時,大赦天下,我朝方有安寧之日。若皇上現在就先想享樂,豈能完成霸業!”
劉知遠一聽,渾身不覺猛然一顫,如夢方醒。沉思半晌:是呀,郭威所諫言之有理,若不是愛卿提示,險些誤了大事。於是下旨:“從今日起,宮中停止任何管樂,對各路藩鎮委以官職!”之後,命郭威為護國大將軍,率軍收複失地。
郭威大軍到處,四方皆歸。
此時,中原州縣,大多歸順劉知遠,唯有恒州和魏州仍被遼軍控製。占據魏州的杜重威拒不投降。他自知罪孽深重,負隅頑抗,一邊苦撐,一邊急忙向恒州求救。
駐守恒州的遼軍約三千多人,聞聽魏州告急,便派遣一支軍隊前去增援,這樣一來,恒州所剩的遼兵為數不多。而此時,馮道正在恒州,眼見遼國大勢已去,自己何去何從?正在無可奈何之際,聞聽此事,心中暗喜,認為自己立功的機會到了。於是,便開始策動駐守恒州的晉軍將領乘機反正。
就在這日午夜,晉軍將士衝向遼軍的駐地。在馮道的策動下,晉軍將士反戈一擊。雙方展開激烈的巷戰。就在這相持不下之際,馮道突然出現在陣前,呐喊著,號召將士奮勇殺敵。晉軍軍士平日裏受遼軍欺負,敢怒不敢言。這口氣,許多將士早已憋了多時,聞聽馮道的鼓勵,心中立刻激起無窮的鬥誌,奮不顧身衝入敵陣,與其展開生死決戰。這時,恒州百姓也聞訊聚集數千,各持鉤杆鐵齒等農具前來助戰,上演了一幕真實版的痛打落水狗。在裏應外合下,遼軍大部被殲,剩下殘部狼狽向北遁去,恒州被漢軍收複。
增援魏州的遼軍,卻鑽進郭威布下的“口袋”,被悉數殲滅。
而劉知遠親率高行周等對魏州幾次攻打,皆損兵折將。氣得劉知遠破口大罵:“民族敗類,遺臭萬年!”
高行周按劍憤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與民為敵,天人共憤!”
對於杜重威的抵抗,別說將士,就是百姓,無不譏諷:“有這能耐,當初衝耶律德光使去,國家何必滅亡呢!”
後來,杜重威在糧草耗盡的情況下,劉知遠答應赦免其罪,杜重威才不得不開城投降。這樣,後晉的城池,均被劉知遠收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