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高血脂食療葷菜譜(3)(1 / 2)

2.蒸鍋置火上,放入蛋液,用小火蒸約7分鍾,再加入魚片、蔥鋪放在蛋液表麵,續蒸3分鍾,利用餘熱燜2分鍾取出,淋醬油和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功效】

雞蛋是理想的營養庫。營養學家稱它為“完全蛋白質的模式”。雞蛋所含的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與人體組織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接近,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利用率高達99.6%,是天然食物中最理想的蛋白質。有人擔心,吃雞蛋會升高血中膽固醇含量而誘發動脈粥樣硬化。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常吃雞蛋不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因為,雞蛋中雖含較多膽固醇,但也含卵磷脂,而卵磷脂進入血液後會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清燉蘿卜牛肉

【材料】

牛肉500克,蘿卜500克,植物油、料酒、鹽、蔥、薑各適量。

【操作】

1.將牛肉洗幹淨,切塊;蘿卜切塊,待用。

2.將油鍋燒熱,倒入牛肉煸炒,烹入料酒,炒出香味,盛起待用。

3.砂鍋中加適量熱水,放入蔥、薑、料酒燒沸,加入牛肉煮20分鍾,轉用小火燉至牛肉熟爛,加鹽調味,放入蘿卜燉至入味,即可出鍋。

【功效】

牛肉的營養豐富,與豬、羊肉相比,是低脂肪、高蛋白食品。食用牛肉時既無油膩之感,又無發胖之憂。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牛肉既是健身的佳肴,又是治病的良藥。牛肉,味甘、性平,具有補脾胃、益氣血、抗疲勞、強筋骨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蘿卜中含葡萄糖、蔗糖、果糖、雙鏈核糖核酸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能有規律地使腸道緊張度增高、腸蠕動增強,縮短食物在腸道的存留時間,利於食物代謝後的廢物及時排出。蘿卜所含熱量較少,纖維素較多,吃後易產生飽脹感,有助於減肥,還能防止膽結石的發生。蘿卜中的雙鏈核糖核酸能誘導人體自身產生幹擾素,增加機體免疫力,這對預防癌症的發生有著重要意義。

龍井蝦仁

【材料】

活大河蝦1000克,龍井新茶11.5克,雞蛋1個,紹酒1.5克,精鹽3克,味精2.5克,幹澱粉40克,植物油適量。

【操作】

1.將蝦去殼,擠出蝦仁,反複洗3次,把蝦仁洗得雪白取出,瀝幹水分(或用潔淨幹毛巾吸水),放入碗內,加鹽、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攪拌至有黏性時,放入幹澱粉拌和上漿。

2.取茶杯,放入茶葉,用沸水50毫升泡開(不要加蓋),放1分鍾,濾出40毫升茶汁,剩下的茶葉和汁待用。

3.炒鍋置火上,注油燒至四五成熱,放入蝦仁,並迅速用筷子劃散,約15秒鍾後取出,倒入漏勺瀝油。

4.炒鍋內留油少許,置火上,將蝦仁倒入鍋內,並迅速倒入茶葉和茶汁,烹入酒,加鹽和味精,顛炒幾下,即可出鍋裝盤。

【功效】

本菜是蘇東坡受“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啟發,利用龍井茶“色綠、香鬱、味甘、形美”四絕,與鮮活河蝦仁相配而成。蝦仁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還可用於治療筋骨疼痛、麻疹透發不快等症,並可通乳;是大病初愈、體質虛弱者的良好營養食品。蝦中含有硒,可預防癌症的發生。茶葉有加強毛細血管韌性、促進甲狀腺功能、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調整膽固醇與磷脂比值等功效,能夠防治動脈硬化,增強心肌收縮,加快心率,改善心肌功能。本道菜適宜高脂血症病人食用。

韭菜炒蜆子

【材料】

活蜆子300克,韭菜250克,蔥2根,蒜適量,植物油20毫升,薑適量,醬油10毫升,豆醬20克,料酒20毫升。

【操作】

1.將蜆子放於水中浸泡,使之吐出泥沙,搓洗幹淨。

2.蔥、薑、蒜切碎,韭菜切成3~4厘米長的段備用。

3.油鍋燒熱,放入蔥、薑、蒜煸炒,待出香味後放入蜆子繼續翻炒,倒入料酒及韭菜,蓋鍋蓋燜一會,待蜆子全部開後再將豆醬、醬油倒入鍋內即可。

【功效】

蜆子是生活在淺海灘中的一種蛤蜊。蜆子一直被視為對肝髒有益的食品。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以及可促進脂肪分解的肌醇。肌醇與維生素B12的搭配可保護肝髒功能。維生素B12可增加血紅蛋白含量,對貧血者有益。蜆子所含維生素、鐵、無機鹽等營養成分比較平衡,可促進膽汁的分泌。蜆子中牛磺酸含量也較高。另外,蜆肉所含蛋白質與人體必需氨基酸的營養價值可與雞蛋相媲美。

雞汁茄子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