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暗鬼生(3 / 3)

千麵的毒舌,夏忽亦是領教過,可她此時卻無心與他玩笑,那郭氏皇後,她是有過一麵之緣的。彼時,她隨著母親去普安寺上香,遠遠的她望見一個衣著單薄的女子在高僧那裏求簽,求簽之時卻是望著佛殿之外打掃落葉的小沙彌,望著望著像是癡了一般,甚至雙手去接那簽紙的時候,竟讓那解過的簽紙落了地,她那時隻覺得女子極美,一舉一動都像是書中的畫像,當真是端莊雅致,大方得體,不免多看了幾眼,卻發現她神情落寞,寥落異常。

後來母親攜她回家之時才忍不住感歎果真各自有各自的緣法,雖為皇後,母儀天下,亦有不可得之事。她才知曉,那驚鴻一瞥,竟是得見天顏。她的容顏她很快忘記,隻是那端莊清雅,那落寞神情,印在她的心底,不能忘懷。

“皇後娘娘如今可好?”夏忽心底有淡淡的憂傷,天家之人行事向來如此,為一己私利,分毫不顧旁人性命。

“皇後娘娘怎會有事呢!毒中的不深,她又素來康健”千麵道。

“那……殿下為何又出不了宮?”夏忽心底的疑惑不止一點。

千麵笑得大有深意“這羹湯,本是給聖上的。”

夏忽的目光從前麵的臉上挪開,望向散發著嫋嫋煙霧的香爐,聲音裏帶了幾分她自己也未曾察覺的冷漠“何苦連累了旁人。”

千麵笑得促狹,望著夏忽,並不言語。

夏忽心底生出無由來的煩悶,對千麵更是不假辭色,“公主呢?”

“公主自然是在宮中。”千麵拂了拂衣袖,笑得雲淡風輕“倒不如想想你還有幾年可活。”

殿門重又被關上了。

夏忽微微歎了一口氣。公主昨日之舉,意在何為,她又如何能不知,可比起公主,更讓她驚訝的是華涼。

華涼為何要在她麵前謊稱是宋遠之,又為何,要趁著那公公來催促各人進殿之時在她手心寫上一個暈字,將她帶到了三皇子府。

華涼乃華嫣的同胞兄長,斷無理由折了華嫣的心願來幫她的道理。

一個謎團未解,一個謎團又來,重疊出心思紊亂的夏忽。

華涼從宮中回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日的下午。在華涼回來之前,夏忽已經從千麵的口中聽到了所謂的真相:在禦膳之中下毒的是一個禦膳房打理雜事的小太監,那小太監本家姓顧,在進宮之前是三皇子府中的侍衛。那太監死咬著嘴,說是自己一門心思想要毒死聖上,才一時鬼迷心竅在聖上的羹湯中做了手腳,招供完之後那太監便畏罪自殺了。

這自然是典獄司連夜連日審出的結果。

這一字一句,皆是暗指華涼為幕後主謀。夏忽心底湧上一陣又一陣的涼意,不管華涼如何辯駁,此事也絕脫不了幹係。

那小太監自己要下毒毒害聖上這種供詞夏忽不信,聖上更不會相信。

可是又有誰會陷害華涼?

聖上子嗣單薄,成年的皇子僅有三皇子華涼,六皇子華素,七皇子華澈,以及在安國寺中修行的沒有冠以皇氏之名的五皇子而已。

夏忽忽然意識到,在這件事中她下意識的選擇了相信華涼,在錯綜複雜的陰謀詭計中她居然斷定華涼是無辜的。

夏忽捂住自己的心,閉上了眼睛,這一個發現讓她寢食難安,夜不能寐。

聖上並未因著這件事對華涼有任何的偏頗,甚至有寵愛更隆的勢頭。華涼也是一如既往的上朝,一如既往的懶散,對於政事不上心,偶然心血來潮了才去處理幾件政事。更多時候,華涼是窩在家中徹夜聽曲――三皇子府中的歌姬無論是容貌還是才藝,皆是出挑的。

華嫣公主像是失去了消息一樣,沒有在夏忽的眼前出現過,也沒有人在夏忽麵前提起過華嫣公主。

夏忽感覺自己像是被遺忘了一樣,住在三皇子府中的一個小小別院裏,千麵偶爾來為她診脈,為她新開出幾副藥,命她殿中的人一日三次煎了藥讓她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