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權力。企業的成長,要靠員工的努力,老板要把員工看成比自己偉大,充分信任他們,放權給他們,才能使員工養成獨立工作的能力。授權不僅僅是封官任命,管理者在向下屬分派工作時,也要授予他們權力,否則就不算授權。管理者要幫被授權者消除心理障礙,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在“獨挑大梁”,肩負著一項完整的職責。授權應注意把握好兩點:一是讓所有相關人士知道被授權者的權責;二是一旦授權就不再幹涉。
正麵的回饋。企業管理千頭萬緒,其中最困難的是用人。認可下屬的努力,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士氣,同時可以有效地建立其信心,提高員工的忠誠度,激勵他們接受更大的挑戰。有些員工總是抱怨說,領導隻有在員工出錯的時候,才會注意到他們的存在。管理者有責任對下屬的工作給予正麵的回饋,以加強他們的自信。為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必須使他們相信,他們的努力會使工作富有成效。
必要的培訓。一家不肯花錢培訓職員成才的公司,不可能成為有前途的優秀企業。成千上萬的企業,包括那些曾經盛旺一時的大企業,都因為不舍得在人才培訓方麵作投資,先後在企業界衰退以致消失。支持員工參加職業培訓,如崗位培訓或公司付費的各種學習班、研討會等,有助於減輕疲遝情緒,降低工作壓力,提高員工的創造力。下屬的最大心願,並不是高薪水,而是取得更大成就的能力,誰能給他能力,他就會給誰賣命。
不同的員工對這些需求和願望的側重有所不同。對一位員工來說,晉升的機會或許最為重要,而對另一位來說,工作保障可能是第一重要。鑒別個人需求對老板來說並非易事,員工嘴上說想要的,與他們實際想要的可能是兩回事。作為管理者,不要以為多發獎金、多說好話就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要讓他們為你效力,需要更細心地體察。采用何種方式激勵員工,應視他們的情況而定。
8.一個優秀的創業者應該追求以下與經營有關的素質
企業界專家認為:一個優秀的創業者應追求具備10種與經營相關的素質。
1.思路敏捷。一個能成功處理繁雜事物的人必須思維清晰,反應敏捷,能夠很快抓住事物的本質,做出判斷,使問題迎刃而解。
2.談吐得當。談吐應對能夠表現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個人修養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不斷努力和完善。
3.身體健康。身體健康的人不僅精力充沛,而且心胸寬廣、態度樂觀,在壓力麵前不會輕易敗下陣來。
4.團隊精神。不要以為當領導就是一個人說了算,一意孤行必將眾叛親離。協調、溝通、協商才是管理者需要做的事。
5.領導才能。領導才能不是專業技能,不是學曆和文憑,而是學識修養、人生經驗、世故閱曆等多方麵綜合素質的反映,集中表現在識人、用人、容人的能力上。
6.敬業精神。人與人能力上的差別,有時就在於99步與100步之間,有毅力走完最後一步的人往往是成功者。成功取決於高度負責的精神和鍥而不舍的精神。
7.好學創新。競爭瞬息萬變,社會高速發展,滿足現狀就是落伍。所以,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新觀念,善於創新進取,才能求得不斷發展。
8.個人操守。一個人再有學識,再有能力,操守把持上有問題,久之必釀成大錯。越是成大事者,越要拘小節。
9.生活習慣。一個生活習慣良好而有規律的人,才能做事認真講原則。從一個人生活上的點點滴滴,能夠觀察到他的未來發展。
10.適應能力。適者生存的法則不光適用於自然界,人類更是這樣。一個個性極端的人,即使很有天分,也不一定適合當管理者。一個成功的管理者能夠很快適應各種環境,使企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