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對別人不感興趣,為什麼別人要對您感興趣?如果我們隻努力使人們對我們感興趣,那我們任何時候也找不到真正真誠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這樣找到的。

著名的魔術師霍瓦特·土斯頓,40年裏他走遍了全球。他的魔術令觀眾目瞪口呆,有6000萬觀眾看過他表演,他有近200萬美元的收入。

當有人請求土斯頓披露他成功的秘密時,他說,魔術書有上百種、人們讀的書並不比他少。但是,土斯頓有兩個常人沒有的優勢:第一、他善於在台上表演。他是一個技藝非凡的演員,深知人的本性。每一個手勢、語調、微笑都經過了詳細的研究。第二、土斯頓對人們真正感興趣。很多魔術師看著觀眾,心裏自言自語:“來的都是些頭腦簡單的人,我隨便糊弄他們。”土斯頓完全持另一種觀點。他每次出場,都這樣對自己說:“我感謝這些來看我演出的人。靠他們的幫助,我的生活才有了保障。我應盡量為他們表演好。”

為了交朋友,不能自私,要努力關心他人。為此需要時間和熱情。有一位親王為周遊南美洲,曾花幾個月的時間學習西班牙語,以便用出訪國語進行公開講演。這使得他博得了南美洲居民的熱愛。

這樣,您想引起人們的欣慕,您應遵循的準則是:“對人們表示出真誠的興趣。”

隻有想到別人的興趣,才能有一些朋友,才可以請求別人為你辦事,別人也願意幫忙。

10.學會送禮的藝術,對你大有幫助

常言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此話雖然誇張了些,但對禮的作用則可窺見一斑,特別是請人辦事的時候,如果送一點禮品,則任何話都好說,如果空手求人,隻得被別人婉拒。求人要送禮,“禮”多人不怪,這是古老的中國格言,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實用的效果。

有人經過調查研究指出,日本產品之所以能成功地打入美國市場,其中最秘密的武器就是日本人的小禮物。換句話說,日本人是用小禮物打開美國市場的,小禮物在商務交際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當然,這句話也許有點言過其實。但是日本人做生意,確實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別是在商務交際中,小禮品是必備的,而且根據不同人的喜好,設計得非常精巧,可謂人見人愛,很容易讓人愛禮及人。

小禮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舉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們聰明精明,摸透了外商的心理,又運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們了解了外國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博得別人的好感;二是他們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禮品,因為他們深知歐美商業法規嚴格。送大禮物反而容易惹火燒身,而小禮物絕沒有受賄之嫌;第三,他們又很執著於本國的文化和禮節。

可見,禮品雖小,人家功夫到了家,你不能不佩服。

如今商業社會,“利”和“禮”是連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禮”相關,先“禮”後“利”,有禮才有利,這已經成了商務交際的一般規則。在這方麵,道理不難懂,難就難在操作上,你送禮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樣到家,不顯山露水,卻能夠打動人心。

送禮其實已成了一種藝術和技巧,從時間、地點一直到選擇禮品,都是一件很費人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在電腦裏有專門的儲存,對一些重要公司、主要關係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愛好、生日日期都有記錄,逢年過節,或者什麼合適的日子,總有例行或專門的送禮行為,鞏固和發展自己的關係網,確立和提高自己的商業地位。

送禮是表達心意的一種形式,禮不在多,達意則靈;禮不在重,傳情則行。雙方都不要看重禮物本身的物質價值,而應視收到的是一份濃濃的情、厚厚的意。禮物是一種友情的表示,中國早就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習俗。朋友之間或出遠門旅遊捎回一點當地特產,或年節佳辰,個人喜慶,贈送一點敬賀禮品,表現彼此間的一番情誼則有必要的,這是一種誠摯的感情交流,是發自內心的贈予,是感情的物化。

送禮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自有其特定的規律,不能盲目去做、隨心所欲。它反映出送禮者的文化修養、交際水平、藝術氣質以及對受禮人的了解程度和關係遠近。在一定意義上講,是一門特殊的辦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