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消除溝通上的不良習慣時,你必須用更為有力的辦法來代替。下麵有八種辦法供你試用。

1.要直截了當地把你的期望說得清清楚楚。消極的人常常以為,他們就是不吩咐,別人也會知道該怎麼做。這往往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問題。

2.要考慮透徹。說明問題之前,腦子裏先要有些概念。事先把事情想通想透,你才能陳述得合情合理。

3.碰到問題立刻解決。躲避問題隻能使問題更趨嚴重和更難解決。如果你對小的問題也及早處理,那無異是一開頭就說明了你的期望,而別人也就能確實知道你的看法。

4.小心選擇要對付的問題。新近才學習維護自己權利的人常會做得過火,在同一時間對付太多問題,以致往往弄得焦頭爛額。如果能適當選擇問題,你便能控製局麵,取得較大的成功機會。

5.表現自己時不可憤怒。如果你隻在怒不可遏的時候表現自己,那表示你是軟弱的。假如你不能平心靜氣地表現自己,你對別人的話的反應便可能過於激動。況且,當你大發脾氣的時候,別人很可能會為自己辯護。這樣,真正的問題通常便解決不了。同樣的道理,如果別人聽了你的說話之後產生過分激動的反應,你也不可感到憤怒,你的毫不動氣,可以在相形之下顯出對方的態度很不成熟。而且,你的鎮定通常還能使他冷靜下來。

6.利用你自己的地盤。球隊在本地和外隊比賽,常較易獲勝,維護自己的權利也是一樣。因此,在可能範圍內,最好在你自己的“領地”堅持你的意見,這樣你便可以占到不少微妙的便宜。

7.利用非語言的暗示。說話時眼睛要與對方保持接觸。不要反複不斷地說明你的理由,要用停頓來加強效果。用適當而非挑釁性的手勢來強調你的論點。

8.不要虛作恫嚇。你在虛張聲勢的時候,即使年幼的孩子也知道。要建立你的威信,就必須說明你的合理期望,以及說明如果這些期望不能達到時會產生什麼後果,然後貫徹到底。要贏得別人對你的尊重,讓他們確實知道你言出必行。

9.要讓別人同意你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你一定要掌握原則

有一個人壽保險公司的推銷員,曾經多次向一位客戶推銷保險,但任憑他磨破了嘴皮,跑爛了皮鞋,客戶就是不賣他的賬。但就在最近,他聽說那位客戶投保了另一家保險公司,而且數額不小。推銷員百思不得其解。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他第一次向客戶推銷不成時,他臨離開時說了一句表示決心的話:“我將來一定會說服你的。”而那位客戶也回敬了一句:“不,你做不到——毫無希望!”推銷員就這樣失去了一筆大生意。

如果這位推銷員早知道中國古人說的道理的話,他就可能不會犯這個錯誤了。明人陸紹珩說:人心都是好勝的,我也以好勝之心應對對方,事情非失敗不可。人都是喜歡對方謙和的,我以謙和的態度對待別人,就能把事情處理好。

無論是推銷商品,還是說服人做某事,我們都要記著這個原則。我們要讓別人同意自己,就要考慮到對方和我們一樣,有好勝的願望,有受到尊重的需求,有需要顧全的臉麵。我們如果不考慮到這些,即便我們的用心是好的——那位推銷員的確是認為買保險對客戶有益——也可能不但把事情辦砸,還得罪了對方。

你要促成別人的意見同你一致嗎?下麵是卡耐基總結的十二項原則,有些我們從上麵的故事裏已經見到,有些我們還可以細細品味:

第一項原則:得到辯論最大利益的惟一方法,就是避免辯論。

第二項原則: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

第三項原則:如果你錯了,迅速而真誠地承認。

第四項原則:以友善的方式開始。

第五項原則:要立刻讓別人說:“是的,是的。”(這是蘇格拉底的方法,他問些對方同意的問題,讓對方不斷地回答“是”,等到對方覺察到時,你們已經得到一致的肯定結論了。)第六項原則:使對方多說話。

第七項原則:讓別人覺得那是他們的主意。

第八項原則:真誠地盡力由對方的觀點看問題。

第九項原則:同情於對方的意念及欲望。

第十項原則:訴諸高尚的動機。(一位先生發現報上登了一幅他的照片,他便寫了一封信給報社。他沒有說“請別再刊登那張照片,因為我不喜歡”,而是說“因為我母親不喜歡”。)第十一項原則:使你的意念戲劇化。(這是表演的時代。為增加說服力,有時需要表演。如用汽車碾過床墊,以證明它的質量。)第十二項原則:提出一個挑戰。(這特別是針對那些有精神的人、有血氣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激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