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1963—),廣西人,20世紀傑出的體操運動員,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1999年,他被世界體育記者協會評為“20世紀世界最佳運動員”。
有一天,上一年級的李寧發現課外體操小組在進行室內訓練。看著看著,他的心理不平衡了:“不就是拿大頂、翻跟鬥嘛,我也會!”他想:“在這裏玩可比在沙堆裏好多了,媽媽再不會說我是小沙猴了。”“老師,你讓我參加體操隊吧!”李寧纏著體育老師。“你太小,才一年級,我們隻要高年級學生。等過幾年再說吧!”體育老師回答。小李寧隻好搬來爸爸跟體育老師說情,這才如願以償進了學校體操隊。從此,他便一步步走向體操的成功之路。
李寧作為優秀的體操運動員,他的名字可謂如雷貫耳,可是他小時候最喜歡的卻是唱歌。他的父親是位音樂老師,李寧繼承了父親的好嗓子,別人唱歌他聽幾遍就會了。那時候,學校為普及“樣板戲”,剛上一年級的李寧竟當上了小老師,每個班輪流教唱。那時候他的理想是當個歌唱家。
到了六七歲時,李寧的愛好變了,他喜歡到建築工地的沙堆上翻跟頭、豎倒立。他的倒立姿勢是所有夥伴中最標準的,他十分得意。晚上回家時,媽媽總能從他的口袋鞋襪裏倒出許多亮晶晶的沙粒。
有一天,上一年級的李寧發現課外體操小組在進行室內訓練。看著看著,他的心裏不平衡了:“不就是拿大頂、翻跟鬥嘛,我也會!”他想:“在這裏玩可比在沙堆裏好多了,媽媽再不會說我是小沙猴了。”“老師,你讓我參加體操隊吧!”李寧纏著體育老師。“你太小,才一年級,我們隻要高年級學生。等過幾年再說吧!”體育老師回答。小李寧隻好搬來爸爸跟體育老師說情,這才如願以償進了學校體操隊。
起初,李寧的爸爸也沒當回事,他認為孩子喜歡做的事大人應該支持,並沒想到兒子會在這方麵大有出息,正是這無意中的神來之筆,為祖國輸送了一個傑出的體操人才,造就了李寧在體操上的成功。
李寧迷上體操之後整天精神頭兒十足,每天一回家就把活動床板取下來練翻騰,一會兒又把床架豎起來練壓腿,忙得不亦樂乎,媽媽催上好幾遍才肯吃飯。就是上課前的時間,他也不忘練上一會兒。
李寧8歲就進了廣西體操集訓隊。教練對李寧的愛是用加倍的嚴厲來表達的。常常是別人下了訓練課,小李寧還在體操房裏補課。別人練兩遍,他至少練三遍。嚴格的訓練,使“小不點兒”進步很快。
10歲的李寧第一次參加了全國少年體操分區比賽,就獲得自由體操的冠軍,他的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命運跟李寧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在一次雙杠訓練中,他的右臂骨折了,接著左臂也受了傷,傷病的折騰整整耗去了李寧3年的寶貴時間。許多人為李寧擔心,他還能再冒尖嗎?
李寧沒有被傷痛壓倒,他依然刻苦勤奮地訓練。在第六屆世界杯體操賽上,李寧一人獨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被譽為“體操王子”。在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李寧獲6枚獎牌,成為這屆奧運會上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
麵對眾多記者的采訪,李寧不無感慨地說,想當年,多虧了父親將他送去學體操,否則,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李寧。
成功密碼:
聰明的父母都會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興趣,因為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成才十分有益。李寧的父親並不因為自己是音樂老師而讓孩子選擇音樂這條道路,而是充分滿足孩子對體操的興趣。這種做法很值得家長朋友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