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能正確領會領導、同事的意圖

案例:肖簫是一名師範大學的畢業生,被一所重點中學所錄用。由於是新來的老師,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外,教研室主任和其他老教師總是將一些如辦公室清潔衛生、批改學生作業、打印教學計劃、填寫教學日誌、盯學生晚自習等事務性工作交給她做。剛開始,肖簫認為自己是新人,還忍著,兩個星期後,就與教研室主任發生了強烈衝突,認為教研室主任和其他老師在欺負自己。但是,從此以後,教研室主任和其他老師再也不交給她任何任務了。

分析:職場新人剛到工作崗位後,單位領導和同事都會多派一些工作給他們。但他們往往不能正確領會領導的意圖,對此也沒正確的認識。認為自己整天都在打雜,碌碌無為,而且誰都可以支使他們,覺得在單位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其實,領導和同事真正的意圖,一方麵,是為新人提供更多的學習和鍛煉自己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另一方麵,也是通過此途徑對新人進行考核。職場新人謹記,當領導很多工作不再派給你,你的擔子越來越輕的時候,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有的時候“忙”並不是壞事,當你不忙的時候,可能離辭退也不遠了。要注意“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一絲不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小事中見大精神,可為以後做“大事”積累資源。

3.隨意評判他人工作

案例:剛畢業的小胡分配到公司的辦公室工作,這天他沒什麼事可做,就溜達到設計室,與設計總監搭訕:“哥,你收我當徒弟吧。”“啊,你想幹嘛?”“我想當設計。”“嗬嗬,設計可不是那麼好幹的,很累。”“累啥呀,你天天就坐在這裏,除了動動鼠標也沒別的事。”(一陣沉默……總監的臉都黑了。)

分析:小胡首先表現了對本部門的不忠誠,其次對自己沒有清晰的定位。而且隨意評判他人工作,太過主觀,也顯得不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四)工作技能的不適應

案例:公司來了一名學室內裝修的大學畢業生,領導安排老李帶帶他。第一天,老李帶他到員工宿舍的工地,讓他自己看。回來問他,有什麼想法沒有?他說,很簡單的。下午叫他看別墅,回來又問他有什麼感想沒有。回答是:幢幢都差不多,沒什麼好說的。第二天,老李又帶他去了別墅工地,一邊走一邊問他大學都學了些什麼,才知道他學的方向是裝修設計。來到一棟別墅,老李問他如果叫他設計這棟別墅的內裝修他會怎麼做?他沒有回答。再到樣板房,老李讓他進去再看看。出來後,老李又問,你有沒有想過,這樣板房的內裝修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他依然答不上來。老李繼續問到,昨天上午你看的員工宿舍工程就有一班工人在裝修,你有沒有看過他們是怎麼施工的?知不知道他們哪些地方做得不合要求呢?一連串的問題,徹底將這名大學畢業生弄暈了,這些問題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

分析:不少大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生活中,已經習慣於依賴老師和父母,習慣於長輩對一切都做好事先的安排,被動地聽從支配,也不存在義務與責任的壓力。因此,造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思維與行為都欠缺獨立性和主動性。在工作崗位上,領導與老員工都喜歡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新同誌,隻是“支一支”“動一動”的人,是不受歡迎的。什麼“都差不多、沒什麼好說的”,隻能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

二、提升職業適應力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職業適應力並非與生俱來,它既需要個人自身天賦,更需要經過磨煉和學習獲取來的經驗。對於個人天賦而言,每一種性格特點都有其獨特的優勢與欠缺,並非簡單的外向型一定好於內向型,或獨立型個性就一定優於依賴型個性。更為關鍵的是,要在實際崗位上講求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斷提升自我,逐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從影響職業適應力的主要因素來看,調整心態、加強實踐經驗是提升職業適應力的有效方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