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互聯網進化論(7)(1 / 3)

我們還可以把這個道理說得更深一點兒。我屢次在節目裏推廣過一部小說,叫“三體”。“三體”說的是外星人。三體人就有這個特征,一個個跟蟲子一樣大小,而且智商也不高。但是他們有一個特征,就是沒有隔肚皮的話,一個人的想法,瞬間所有三體人都會知道。不僅僅是隱私,很多自私的一閃念,全體三體人都會知道。

所以三體人就特別不理解地球人,說你們地球人每個人的想法都在自己腦子裏,你們這文明怎麼可能長大呢?不可能的呀。我們且不說協作的力量,就說一個近在眼前的威脅吧。等你們科技稍微發展一點兒,某個恐怖分子在自己家研製出一枚原子彈或者氫彈,然後製造一個恐怖事件,那人類文明就毀了。

沒錯,當個人的力量可以讓整個文明毀滅的時候,我們如果還想再發展,必須要做一件事情:讓每一個人的想法暴露在所有人的麵前,沒有任何隱私。這就是互聯網進化論的未來,你可能無法接受,但是它就是推論之一 。

互聯網社會中的新型倫理

前不久,我讀了一些城市社會學的書,讀到芝加哥學派的一個結論,覺得特別有意思。什麼是城市的最終產品?城市的最終產品就是由城市塑造出來的新型人格。就是說,當人連接起來、互動起來之後,就會產生一種新型的人格。和新型人格相匹配的就是新型的倫理。

按照傳統社會的倫理,首先你得善,然後才是真。可是在互聯網社會裏,這個次序顛倒過來了,真變成了第一位的要求,你隻要真,不假、不裝、不端著,人們就認為你不錯,即使你是蒼井空,即使你是木子美,那也挺好。

互聯網進化論的下一個推論,講出來可能會得罪人,有些人會不高興。這個話題就是,在互聯網的商業環境下,小公司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大巨頭進行博弈?我還記得前幾年張朝陽說過,中國不需要那麼多互聯網公司,有幾家巨頭瓜分市場就好了,小公司是沒有機會的。

真是這樣,現在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不就是百度、阿裏巴巴、騰訊,還有新浪、搜狐、網易、優酷在瓜分市場嗎?小公司創業好難的。但是創業者不服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是說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有機會嗎?憑什麼不能把巨頭從寶座上拉下來呢?可以,但是不太現實。

第一,不管你做什麼產品,不管你研發市場再用心,巨頭一看,這個還可以,我也做一個吧,你就沒機會了。

第二,我們作為用戶常這麼想,不要搞那麼多賬號、密碼,煩死人了,最好是用巨頭的那一個賬號、密碼,一登錄,所有互聯網產品都可以用了,多方便啊。

所以在全球市場上都會出現互聯網寡頭一家獨大的局麵,傳統社會還有所謂的二八定律,巨頭占八,我們分剩下的二,互聯網時代可沒這個了,就是贏家通吃。除了中國之外,全世界的SNS網絡,就是Facebook一家獨大,其他人一點兒機會都沒有。除了中國之外,搜索引擎就是穀歌一家獨大,其他人一點兒機會都沒有。為什麼?我們還是得用互聯網進化論來解釋。

前不久讀到一本書,叫《腦的進化》,作者是諾貝爾獎得主艾克爾斯。這本書我雖然沒讀懂,但是我知道了一個東西,那就是人腦的構成。

人腦是一種獨特的結構,它包含了幾億年進化史的全部過程。比如羅胖,我的腦子的最裏層有一個魚的腦袋,外麵包裹著一層兩棲動物的腦袋,再外麵包裹著一層爬行動物的腦子,再外麵包裹著一層哺乳動物的腦子,再外麵才是羅胖的腦子,那個東西叫大腦皮層。我們從小讀書、受教育、喜怒哀樂,其實都在皮層裏。至於裏麵的深層結構,我們有時候根本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但不是說它不起作用。

比如說,有的人天生怕蜘蛛,其實蜘蛛有毒的很少,為什麼怕呢?也許是你在小飛蟲時代的神經腦留下的印象。當你還是隻青蛙的時候,你特別怕蛇,它藏在我們腦的深處,所以現在很多女生都怕蛇,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人腦實際上是像俄羅斯套娃那樣的一個嵌套形結構。

如果人腦是這樣,那麼依據互聯網進化論的思路,未來我們搭建成的那個互聯網腦,那個超級腦、全球腦,它也是這個結構。那麼贏家通吃就好解釋了,因為這裏麵,存儲隻能有一家,中樞神經隻能有一家,很多係統隻能有一家。如果有好多家,不就精神分裂了嗎?這就是互聯網時代,很多東西贏家通吃的原因。

競爭的勝敗並不取決於產品的優劣

我們再來回看中國現在的互聯網競爭,你就會發現,某一個層次的腦的進化已經完成了,它就是基礎設施,這一層再也沒有機會空間了。不是說你的產品不夠好,而是你來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