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變經濟發展方式 全力培育市場主體(1)(2 / 2)

二、如何催生和培育市場主體

催生和培育市場主體是政府職能部門的主要職責之一。要想實現經濟的起飛,就必須培育一大批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市場主體。因此,要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催生和培育市場主體就是保護生產力、培育生產力、培育產業的觀念,采取有力措施,催生和培育市場主體。

(一)選擇正確的主導產業。選擇正確的主導產業是經濟起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實踐證明,落後地區要實現經濟起飛,首要的問題是確定一個關聯度高、牽引力強、市場前景廣、生產效率相對高的主導產業,變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為競爭優勢,才能實現跨躍式發展。就國際社會而言,日本的主導產業是汽車和電子產品,美國的主導產業是信息、金融產業等。在國內,浙江永康的主導產業是五金,義烏的主導產業是小商品,重慶的主導產業是汽車、摩托車製造業,內蒙古的主導產業是畜產品加工業和礦產業,我省金昌市的主導產業是礦產業。武威已探明的礦藏雖有15種,除石灰石、煤炭、石墨等少數礦種有一定的儲量,具有開采價值外,大多數礦種品位低、儲量少,走礦產資源開發的工業發展道路前景不廣。但武威光熱條件好,耕地麵積大,草場廣闊,種植業、養殖業發展條件十分優越,農副產品品質優、品種多、總量大。市委、市政府根據這一實際,經過反複論證,把食品工業確定為全市的主導產業,並圍繞這一產業,大力實施工業富市戰略,培育壯大創業主體,形成了玉米澱粉、小麥麵粉、啤酒麥芽、酒醋釀造、畜產品加工等為主的食品工業體係。食品企業達到4325家,食品工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工業的60.1%。這充分說明,把食品工業確定為全市的主導產業是符合武威發展實際的,是完全正確的。今後,要繼續以食品工業為主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能源工業,著力培育和引進新的優勢產業。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實施名牌戰略,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斷提高中小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

(二)用政策催生、推動全民創業。近年來,中央、省市出台了一係列發展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的政策規定,對培育市場主體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但是,與國外和國內發達地區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相比,由於受財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武威對中小企業的培育還缺乏應有的支持。如美國為扶持小企業發展,建立了財稅、金融、技術、信息四大支撐體係,為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特別是美國每年拿出190億美元,用於支持小企業項目建設,為市場前景看好的項目提供無償資金支持。法國新建的企業一般可減少80%的稅額。德國對投資新建的企業,能提供就業崗位的小企業提供總投資額15%~23%的財政補貼。因此,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在認真解決現有政策壓庫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全市中小企業發展的新特點和工作實際,在中小企業融資、項目建設、中介服務、人才提供等諸多方麵,研究出台含金量高、能夠促進中小企業成長和發展壯大的具體配套政策,真正發揮政策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推動和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