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運用金融資本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
(一)發揮政府的協調功能,密切銀地、銀企關係。要進一步轉變觀念,牢固樹立共同發展的思想。目前,武威不良貸款達27.7億元,占全部貸款餘額的38.9%。如果貸款增加,那麼不良貸款率就下降,同時經濟發展了,企業的還貸能力就會增強。從某種意義上說,放貸是降低風險的滿意選擇,發展是降低風險的重要途徑。任由地方金融機構萎縮直至撤銷,絕對不符合包括銀行職工在內的武威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金融機構的員工為武威服務了幾十年,為武威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支持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共同為發展金融事業、促進武威發展做出貢獻。武威在1998年就成立了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作為指導金融工作、協調銀地銀企關係的專門機構。政府每年定期召開相關會議,向銀行推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前景好的各類項目,幫助銀行清理和剝離不良貸款,督促企業及時償還到期貸款,結清銀行利息,推動銀行與企業的合作。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這個機製,融洽政府、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關係,促進銀地、銀企共同發展。金融部門需要正視目前貸款門檻“太高”的客觀實際,主動培育優質信貸載體,實施長遠的銀企合作戰略,變被動的等待客戶為積極的扶植客戶,在選擇客戶時變“你不行”為“幫你行”,既要為優勢企業“錦上添花”,也要為有前景、守信用的困難企業“雪中送炭”,在擴大信貸投入的同時,擴大銀行的收入來源,擴大備選客戶支持群體,從而促進區內的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共同發展。
(二)培養引進金融人才,提高運用金融資本的能力。運用金融資本的過程,實質是配置金融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的過程。運用金融資本加快地方經濟發展,知識性、專業性、法律性要求極強。目前,武威幹部金融知識欠缺,政府部門中金融方麵的人才相當缺乏,許多幹部對金融知識知之不多。要積極引導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和分管經濟的領導幹部,學習金融資本知識、法律知識和宏觀經濟知識,學習發達地區運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的先進經驗,成為運用金融資本推動經濟發展的行家裏手。進一步加大人才強市戰略的實施力度,製定政策,營造環境,加快培養、引進金融證券人才。在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注意配備懂金融、懂經濟、懂法律的複合型人才,加大幹部金融知識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企業家隊伍、經營管理人才隊伍運用金融資本加快企業發展的水平,不斷提高駕馭和運用金融資本的能力,增強武威經濟發展的後勁。
(三)建立和完善社會中介服務體係,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地方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需要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融資體係,拓寬融資渠道。目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中介服務體係不夠完善,許多優秀的中小企業由於信用評級和信用擔保等方麵的原因而無法獲取信貸支持。加強社會中介服務體係的建立和完善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麵,要鼓勵各類社會中介機構的設立和完善,在市場準入和相關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優惠。目前,武威正在抓住開發銀行有意以市城投集團為平台,在武威開設業務“窗口”的機會,加緊與開發銀行洽談,力爭促成此事,通過開發銀行設在武威的辦事機構加大間接融資力度,帶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加大對武威企業貸款的投放。同時,加緊市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心的籌建步伐,通過政府籌集、民間資金參股、會員企業繳納等途徑解決3000萬元的前期資金。另一方麵,政府各級執法部門要對各類中介機構的收費加強監督管理,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市中小企業貸款擔保中心成立後,要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中小企業進行資金調查、信用評估、信用擔保,使其真正成為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的紐帶。針對目前企業信用等級評定存在的差異性,建議加快對企業信用等級評定並向社會公布,避免企業由於不同金融機構評定而取得不同的信用等級,體現對企業信用評級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