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培育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2)(2 / 2)

四、對策

(一)大力優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環境。一是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將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深化農村經濟體製改革,創新農村經濟組織,激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措施來抓。二是要做好合作經營組織法人資格的界定。明確合作經營組織是經濟組織與社會團體的雙重屬性,對內為合作成員提供服務,對外以法人資格開展經營活動,履行法人的權利和義務。三是要大力宣傳普及合作知識,倡導資本、勞動、信息、技術、土地等經濟要素以各種方式進行合作,不拘一格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四是政府在合作組織發展上應給予多方扶持,包括無息或低息貸款、小額信貸、土地出讓、稅收減免等。五是強化管理。要按照分類管理的原則,明確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的管理部門。

(二)要緊緊圍繞發展當地農村經濟,創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經濟效益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動力源泉。要使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發展,就必須遵照經濟規律,發揮比較優勢,圍繞發展當地農村經濟創辦合作組織。隻有這樣,才能使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使之得到健康發展。從武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近幾年發展的經驗來看,應將發展的重點放在推進農業產業化和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上。要總結和完善民勤縣向日葵協會的經驗,推行“公司+協會+農戶+基地”的產業化模式,解決農業產業化斷檔的問題,推進農業產業化。要通過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解決好培育特色產業中的各種實際困難,組織、引導、示範、帶動廣大農戶發展特色支柱產業。

(三)堅持與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推進“雙培雙帶”工程。一是從鞏固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地位,維護政治穩定的大局考慮,哪裏有群眾、有群眾組織,哪裏就應該有黨員、有黨的組織在活動,在進行政治領導。因此,要高度重視在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中建設黨組織的問題。要始終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置於黨的政治領導之下,使之成為加強黨的基層建設的重要內容。二是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推行“雙培雙帶”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中,聚集了許多基層黨員和致富能人。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中的先進分子培養成黨員,既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本身的要求,也是推行“雙培雙帶”的中心內容。因此,要注重將發展合作組織與雙培雙帶結合起來,共同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四)積極探索,研究和解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現實問題。發展農民合作組織是一項新生事物,有許多問題需要認真探討。從武威的情況來看,有以下兩個現實問題需要高度重視。一是如何將深化農村服務體係改革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機結合的問題。市、縣區、鄉鎮三級政府,轄農技、林業、水利、供銷、糧食等涉農服務機構。這些機構,擁有人才、技術、資金等優勢,與農村經濟發展有緊密的、千絲萬縷的聯係,在發展農村經濟,扶持、支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方麵,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但由於受製於現有的管理體製,這些機構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這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重大問題。在這方麵,武威供銷係統的經驗值得借鑒。古浪縣供銷社與歐麥公司於2000年成立了歐麥古浪大麥專業合作社,吸收會員1500人,帶動農戶5000戶,發展種植基地1.2萬畝,在幫助農民增收的同時,使企業經營走出了困境,實現了廠商、供銷社、合作社、農民的多贏。筆者認為,在農村改革的過程中,幾乎把多年建立起的農村服務體係丟失了,在農村經濟日益繁榮,特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鄉鎮工作的著力點就應全部把精力放在服務體係建設上,與農合組織融為一體,再一次發揮服務功能,才是鄉鎮工作的出路,也是基層政府發揮作用的主戰場。二是社區性合作組織如何與專業合作組織結合的問題。民勤縣收成鄉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以鄉村幹部擔任密瓜協會理事、會長的方式,成立了密瓜協會,將社區性合作組織與專業合作組織有機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成效。涼州區洪祥鎮、雙城鎮等主要製種區,雖然沒有成立製種的合作組織,但村、組合作組織實際承擔了這一職能。社區性合作組織具有成立時間久、運行規範、社員人數最多等優勢。如何把社區性合作組織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機結合起來,的確是需要在實踐中認真研究與探索的重大現實問題。

(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