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定價策略與價格管理(6)(3 / 3)

(3)收縮策略

大幅度降低促銷水平,盡量減少銷售和推銷費用,以增加目前的利潤。這樣可能導致產品在市場上的衰退加速,但又能從忠實於這種產品的顧客中得到利潤。

(4)放棄策略

對於衰落於比較迅速的產品,應該當機立斷,放棄經營。可以采取完全放棄的形式,如把產品完全轉移出去或立即停止生產;也可以采取逐步形成的方式,使其所占用的資源逐步轉向其他的產品。

在價格上,根據企業的總體戰略,一般可選擇以下3種價格策略;

? 減價;

? 追隨其它廠商價格;

? 在同一品牌下,以成本較低的同質產品來維持產品價格。★

■應對價格戰

企業在產品價格確定後,由於客觀環境和市場情況的變化,往往會對現行價格進行修改和調整。企業產品價格調整的動力既可能來自於內部,也可能來自於外部。倘若企業利用自身的產品或成本優勢,主動地對價格予以調整,將價格作為競爭的利器,這稱為主動調整價格。有時,價格的調整出於應付競爭的需要,即競爭對手主動調整價格,而企業也相應地被動調整價格。無論是主動調整,還是被動調整,其形式不外乎是削價和提價兩種。

◎ 發動價格改變策劃

企業常麵臨是否需要降低或提高價格問題。

1.企業提價

企業提價一般會遭到消費者和經銷商反對,但在以下情況下企業可能會提價:

★(1)產品已經改進;

(2)應付產品成本增加,減少成本壓力;

(3)適應通貨膨脹,物價普通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必然增加,為保證利潤,減少企業損失,不得不提價;

(4)產品供不應求,遏製過度消費。一方麵買方之間展開激烈競爭,爭奪貨源,為企業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麵也可以抑製需求過快增長,保持供求平衡。

(5)利用顧客心理,創造優質高價效應;

(6)政府或行業協會的影響。★

2.企業降價

這是定價者麵臨的最嚴峻且具有持續威脅力量的問題。企業在以下情況須考慮降價:

★(1)生產能力過剩,產品供過於求,急需回籠資金,企業以降價來刺激市場需求;

(2)市場份額下降,通過降價來開拓新市場;

(3)決策者決定排斥現有市場的競爭者;

(4)由於技術的進步而使行業生產成本大大降低,費用減少,使企業降價成為可能,並預期降價會擴大銷售;

(5)政治、法律環境及經濟形勢的變化,迫使企業降價。★

◎ 價格變動的反應

任何價格變化都將受到購買者、競爭者、分銷商、供應商,甚至政府的注意。

1.顧客對價格變動的反應

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是不同的,即使處在同一市場的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也可能不同。顧客對提價的可能反應:產品很暢銷,不趕快買就買不到了;產品很有價值;賣主想賺取更多利潤。顧客對降價可能有以下看法:產品樣式老了,將被新產品代替;產品有某些缺點,銷售不暢;企業財務困難,難以繼續經營;價格還要進一步下跌;產品質量下降了。

購買者對價值不同的產品價格的反應也有所不同,對於價值高,經常購買的產品的價格變動較為敏感;而對於價值低,不經常購買的產品,即使單位價格高,購買者也不大在意。此外,購買者通常更關心取得、使用和維修產品的總費用,因此賣方可以把產品的價格定得比競爭者高,取得較多利潤。

2.競爭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