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企業來說,采取撇脂定價還是滲透定價,需要綜合考慮市場需求、競爭、供給、市場潛力、價格彈性、產品特性,企業發展戰略等因素。
2.成長期定價
新產品經過市場介紹期以後,消費者對該產品已經熟悉,消費習慣業已形成,銷售量迅速增長,這種新產品就進入了成長期。進入成長期以後,老顧客重複購買,並且帶來了新的顧客,銷售量激增,企業利潤迅速增長,在這一階段利潤達到最大。隨著銷售量的增大,企業生產規模也逐步擴大,產品成本逐步降低,新的競爭者會投入競爭。隨著競爭的加劇,新的產品特性開始出現,產品市場開始細分,分銷渠道增加。企業為維持市場繼續成長,需要保持或稍微增加促銷費用,但由於銷量增加,平均促銷費用有所下降。在產品的成長階段,價格製定應視導入期采用的是撇脂法還是滲透法而定。在適當的時機,可以采取降價策略,以激發那些對價格比較敏感的消費者產生購買動機和采取購買行動。
3.產品成熟期的價格策略
產品經過成長期的一段時間以後,銷售量的增長會緩慢下來,利潤開始緩慢下降,這表明產品已開始走向成熟期。進入成熟期以後,產品的銷售量增長緩慢,逐步達到最高峰,然後緩慢下降;該產品的銷售利潤也從成長期的最高點開始下降;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各種品牌、各種款式的同類產品不斷出現。對成熟的產品,隻能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使成熟期延長,或使產品生命周期出現再循環。此時。競爭競爭激烈,企業首要工作是降低價格。大量小型企業將在競爭中被淘汰,從而形成以大型企業為主的壟斷局麵。
【案例】長虹的價格策略
★在中國的彩電業第一品牌――“長虹”市場占有率達到50%。僅“長虹”兩個字就價值245億元!而且自1995年來,連續6年居中國彩電市場銷量榜首。
長虹電視機廠1984年生產電視機不過7.6萬台。1989年,長虹第一次降價,便將全國電視機生產廠家殺傷一大半!近300家電視機生產廠僅餘100多家。1994年長虹電視機廠規模擴大到308萬台。銷售收入80億元,當年國內市場占有率為22%。
1996年,“長虹”又一次首先發難,拉開了又一輪價格戰序幕。當時,“長虹”就已達到國際公認的“規模經濟”標準,躋身於國際彩電生產大型企業的行列。1996年,中國的電視機生產已達到2000萬台,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彩電生產大國。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殘酷。這次降價的結果使中國市場的電視機品牌從一百多個銳減到三十多個。
到了2000年,當人們走進各大商場時,滿目都是名牌產品。有誰還擔心會買到假冒的電視機呢?通過一浪高過一浪的價格戰。倪潤峰成功的把“四川長虹”的市場占有率,從不到10%,提高到了超過中國彩電市場的半壁河山。★
4.產品衰退期的價格策略
在成熟期,產品的銷售量從緩慢增加直到緩慢下降,如果銷售量的下降速度開始加劇,利潤水平很低,在一般情況下,就可以認為這種產品已進入市場生命周期的衰退期。衰退期的主要特點是:產品的銷售量急劇下降;企業從這種產品中獲得的利潤很低甚至為零;大量的競爭乾退出市場;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發生轉變等。麵對處於衰退期的產品,企業需要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決定采取什麼策略、在什麼時間退出市場。通常有以下幾種策略可供選擇:
★(1)繼續策略
繼續延用過去的策略,仍按原來的細分市場、使用相同的分銷渠道、定價及促銷方式,直到這種產品完全退出市場為止。
(2)集中策略
把企業能力和資源集中在最有利的細分市場和銷售渠道上,從中獲取利潤。這樣有利於縮短產品退出市場的時間,同時又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