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尋找“構想”,設法從環境中發掘好的關於產品的“構想”,如從消費者對現有產品的意見中發現,從專家的新的科技成果中尋找,也可以從競爭對手企業的產品上思索。
(2)激勵“構想”,設法鼓勵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產生和發展新“構想”,在這項工作中,不可忽視營銷人員的作用,因其經常與顧客打交道,了解顧客對產品的喜惡,往往能產生出新的“構想”。
(3)增修構想,將收集到的、彙集好的“構想”送到企業內部有關部門,征求修正和補充意見,以完善最初“構想”。 ★
在搜集“構想”過程中,怎樣才能最有效地發掘出“構想”需要一定的方法。可用的方法有:
★(1)特點羅列法,把某一產品的特點列出,然後逐一推敲,以便找尋出另一組特點的組合來對本產品進行改進;
(2)硬性結合法,將不同產品項目排列出來,通過自由聯想,考慮不同的產品的關係,進而組合成新的產品的“構想”;
(3)多因素分析法,將存在的幾個重要因素提出來,考慮每一個變化的可能性,在這幾種因素的基礎上,試驗其改進的可能性;
(4)頭腦風暴法,可采用幾個人一組的方法(6—10人最宜),將問題告訴大家,任他們對所遇問題發表看法,這樣一個想法會激起另一個新的“構想”的產生。★
2.開發概念
產品設想是指企業準備推向市場的可能產品,這種作為企業希望提供給消費者的可能產品的構思必須要經過反複的篩選,優選出好的構思進一步開發,及時剔除那些不能達到預期經營目標或雖能達到目標而企業力所不及的、不經濟的產品構思。產品構思的篩選一是要防止誤舍,即對好的構思沒有認真分析,輕率放棄;二要防止誤用,對不好的構思錯誤地估計該產品的發展前景,輕率采納。
要科學地進行構思的篩選,就應該根據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具體條件進行全麵的衡量。美國企業界普遍采用一種評估新產品構思的方法,該方法首先將決定新產品成功的因素細分成七個方麵,對這七個方麵的重要性給予不同的權數,然後針對每種構思對其在這七個方麵的表現進行評分,加權之後得到每種構思的總得分,從而得到對構思的量的評價。這七個方麵分別為:
★(1)企業策略與目標。
(2)營銷技術與經驗。
(3)財務狀況。
(4)分銷渠道。
(5)生產能力。
(6)科研與開發能力。
(7)供應能力。★
經過篩選後的新產品構思還必須經過具體化,形成比較完整的產品概念。產品的概念應該能夠明確、清晰地表達產品策劃的意圖。所謂的產品概念是指用有意義的消 費術語表的精心闡述的構思。消費者不會去購買產品構思,他們要買的是產品概念。一個產品構思可以通過不同的具體化轉化成幾種產品概念。營銷者選用何種產品概念,就必須對有不同偏好的細分市場的規模進行研究。
3.財務分析
這主要是測算、估計新產品的銷售量,成本與利潤,以及投資收益率等,判斷它是否符合企業的目標。這對企業決策十分重要。
有的企業在這階段就初步擬定了營銷組合策略的方案,如產品的結構,目標市場,消費者購買行為及新產品的市場定位;產品的定價,銷售渠道策略,短期的銷售量的預計及銷售費用的預算;預計長期銷售量和各個階段的利潤目標及銷售策略。這種分析即財務可行性分析。
由於營銷環境的不確定性,在財務分析當中,最複雜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風險分析。上述的測算和估計都應該對其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預測,可以簡單地進行三種估計,樂觀、悲觀和最可能,采用何種估計則視公司戰略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