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要點
1.缺乏規劃,狂砸猛炸
2.過度宣傳,過猶不及
3.注重名氣,輕視質量
4.公共關係上的短期行為
廣告,是營銷戰略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中國企業在廣告上存在著“廣告滿天飛”的行為,這一行為可能一時會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往往持續時間不長,最終導致“利潤無影蹤”的困境。下麵我們舉出幾種典型的廣告失誤現象,並加以分析,以起到提示作用。
3.7.1 缺乏規劃,狂砸猛炸
在媒體選擇上,要麼是唯央視是圖,靠著央視的高收視率,將產品廣告向億萬觀眾狂砸;要麼是各種媒體輪番轟炸——電視上有聲有影,報刊上圖文並茂,網絡上全麵開花,甚至手機上也頻出廣告信息,可謂海陸空一齊上陣。
然而,這樣的廣告狂砸,真能使企業如願以償,帶來好的效果嗎?很多案例已經說明,企業投入大量廣告費用,未必銷售收入能翻倍。廣告的效果並不會因為企業一相情願的期待而出奇地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在於,現在的消費者都不再是用廣告狂砸一下,便被砸暈,就乖乖掏錢買產品的時代了。隨著消費者消費心理的日趨成熟,可供選擇產品的數量日益增多,消費者對廣告的接受心理也變得日趨理智了。個性化消費需求越來越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如果還想憑單一的產品,對市場一刀切,除了會使企業像守株待兔那樣,眼巴巴等著個別消費者主動上門外,並不能使大量的消費者動心。
因此,對於廣告投放,企業一定要科學規劃,即使砸,也要砸得有目的,砸得精準。為此,就要針對自己的目標消費者,根據自己的營銷計劃和產品上市時間,選擇恰當的時機,在該產品的目標消費者群偏愛的媒體上做廣告。這樣,才能投入最少的廣告費用,收到比狂轟濫炸更好的效果。
3.7.2 過度宣傳,過猶不及
有句話說得好:物極必反。這句話用在企業廣告的過度宣傳上,再適合不過了。下麵就將企業過度宣傳的表現形式及解決方法用表格的形式列舉出來企業一定要防微杜漸,不要再犯此類錯誤。
3.7.3 注重名氣,輕視質量
1.忽略產品美譽度
為了達到廣為人知的目的,有些本來產品質量非常好的企業,也不惜製造名企購買自己產品的假案例,進行欺騙性宣傳,結果很可能使企業因此喪失了產品的美譽度。沒了美譽度的產品,隻能讓消費者“望名生畏”了。
2.超前過頭宣傳
不考慮長遠利益,殺雞取卵,一時見效益,過後無錢可賺。
曾幾何時,重慶各旅行社打出的“告別三峽遊”係列旅遊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為當地旅遊行業創造了優良的業績。然而,長江截流了,“三峽”猶在,但是,遊客數量一直未達到長江截流前的水平。有分析人士指出,就是因為“告別三峽遊”這一舉措的“滅絕性”宣傳,導致對三峽價值認同的迅速下降——此三峽非彼三峽了,長江截流後的三峽風光將大不如前了。因此才出現了現在三峽旅遊市場平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