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雙方應根據反饋信息進行自我調節,這才是有效且高效的溝通模式。

2.1.2創造性溝通原則

1.溝通誤差決定啟用創造性溝通原則

由於組織活動的兩個必不可少的要素——領導者、被領導者和作用對象(即客觀環境),經常處於動態變化之中,這就給決策工作帶來許多不可預知的複雜因素。這些複雜因素,往往造成決策者與決策者之間、決策者與作用對象之間,出現一連串難以避免的“誤差”。

作為創造型領導人才,他對麵前遇到的各種“誤差”應采取的態度絕非回避和視而不見,而應正視、積極消除。

在組織溝通中,常見誤差有6種。

新觀念與舊觀念的誤差;

個體與群體的誤差;

眼前與長遠的誤差;

局部與整體的誤差;

主觀與客觀的誤差;

上級與部屬的誤差。

以上列舉的6種“誤差”,是對某項決策方案和領導行為大膽表示“懷疑”和“不滿”的始發點,也是創造意識在溝通中的“最早”運用起因。有了可靠的創造性溝通,才能讓溝通更有效地進行。

2.實現創造性溝通的有效原則

原則一:要善於懷疑。創造性溝通要建立在“懷疑”和“不滿”的基礎上。當接收到信息時,要有所判斷,不要聽之、隨之,要了解這個問題,搞清楚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可行性,然後再做出決策,是傳達,是反饋,還是建議等,一定要判斷分析後,再做決定。

原則二:練就自己的應變能力。無原則的靈活“應變”,是圓滑世故的政客伎倆。高人一等的應變能力,應該建立在科學判斷事物的基礎上,靈活的審時度勢,按照預定的信息,在不放棄原則性的前提下,根據不斷變化的客觀事物提供的一切可能條件,盡可能提出科學靈活的“應變”對策,做到“你變我亦變”,從而達到最終的溝通目標。

原則三:堅持原意,進行創造。作為部屬,尤其中層領導,在傳達、貫徹、執行高層領導的命令、指示中,不能隻當“傳話筒”、“揚聲器”,而要將上級的命令、指示等同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在不違背高層領導正確意圖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將信息以最簡單、準確、明了的方式傳達給第三方。這個過程強調:絕不是篡改和背離信息本來的意圖,搞所謂的“另一套”,必須是貫徹執行原信息、命令、指示的升華。

2.1.3三角傳球溝通原則

三角傳球溝通原則是需要越級溝通時要遵循的原則。例如,緊急的事情必須向直屬經理報告時,經理正好外出不在,但若等到經理回來再報告,在時效上又不被允許。此時,部屬應該向更上一層的經理報告,以求盡快獲得反應。但是當直屬經理回來之後,部屬必須盡快向其補報告。

若部屬提出意見後,經過與直屬經理充分溝通、討論後,仍未被其采納。如果部屬認為自己提出的意見很重要,未獲直屬經理采納的原因可能是其思考上的盲點所致,此時,部屬就可以酌情采用三角傳球溝通原則,越級向更高一層的經理報告。

確切地說,三角傳球溝通,即越級溝通,既存在於上級對部屬越級溝通,也存在於部屬對上級越級溝通。常見的引發越級溝通的原因。

在組織溝通中,講究的是廣義的組織倫理,主管可以越級指揮,部屬也可以越級報告,但是這兩種狀況都要遵守三角傳球溝通原則。如此一來,組織的運作便能在組織的製度與倫理之中,兼具應變的彈性,保持運作的靈活度。

如果要想既不傷害中層領導,又能有效地進行越級溝通,可以參考以下5要點。

(1)要肯定部屬的越級溝通行為。部屬相信高層領導會引起重視才實施了越級溝通,因而可認為這些人對組織具有較高的信心,尤其是以組織發展為溝通目標的越級溝通行為。

越級溝通麵臨著巨大風險:組織高層領導不采納自己建議的風險;直接上級,如主管知悉此事的負麵壓力;引起周圍同事的警惕、疏遠以及冷眼旁觀;引起部屬更大範圍的模仿等。

(2)要善於分析。隻有通過分析,才有利於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和途徑。

孫明是一家圖書公司的編輯部主管,其主要職責是監控整個圖書的編輯流程,以及監督其部屬編輯的日常工作。然而孫明的上級領導卻發現很多事情孫明都處理不當,他的部屬經常直接把事情彙報給上級,進行越級溝通。經過調查發現,並非公司的溝通體製不完善,問題出在孫明自身,孫明處理不好與部屬編輯的關係,在向部屬傳達上級指導時總是神色倨傲,並且對員工非常苛刻,以至於辦公室的敵對情緒非常濃厚,部屬編輯對孫明所下達的指令經常不予執行,辦公室的工作氛圍也不積極。所以,很多事情不得不由上層出麵安排,日常的工作也要由上層下達。孫明喪失了應負的管理職能,在公司的位置變得非常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