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掌控市場,紅海也能變藍海(5)(1 / 2)

一個企業盡管采取諸多防範措施,危機仍然不可避免,一旦發生危機,我們該怎麼辦?由於現在互聯網的發展,對消息自然傳播聽之任之,將使得危機在極短的時間內造成非常大的負麵影響,從而導致極其嚴重的局麵。此時,危及公關尤為重要。

危機公關要反應迅速,盡可能在不利消息進一步危害企業聲譽之前介入,將危害企業的信息降至為零。危機公關期間要做好善後處理工作,盡快恢複企業信譽與商業形象,重新取得客戶或是政府部門以及社會的信任。

企業公關中,事實雖重要,但態度更顯關鍵。在現代社會裏,人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期望值越來越高。若一個企業在發生危機事件時,不能與公眾進行溝通,不能清楚地告訴公眾自己的態度以及自己正在盡力挽救什麼,無疑會給企業的信譽帶來致命打擊,甚至有可能導致企業就此消亡。中國有一句話,叫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實隻要你態度誠懇,人們對於犯錯者還是願意給予其改正機會的。危機事件發生後,企業如果有誠意,那麼曾經的對與錯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下麵我們看看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在“阿斯巴甜”危機中的公關策略。

?2003年2月27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刊登了一篇題為《秘密報告指控甜味劑》的文章,聲稱該報記者根據一份剛剛解密的研究報告發現,美國全國飲料協會早在80年代初曾對一種在汽水飲料中廣泛使用的甜味劑“阿斯巴甜”進行過研究,結果認為“阿斯巴甜”能分解甲醇和苯丙氨酸等有毒物質,從而影響人腦的正常工作。甚至“阿斯巴甜”還會改變消費者的行為,誘使消費者進食更多這類飲料。報道中還強調指出,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等許多飲料廠家目前仍在使用“阿斯巴甜”。

在英國,消費者每年要消費90多億罐汽水。《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報道無疑是在人群中扔了一顆重磅炸彈。很快,可樂飲料含有毒物質的消息就出現在互聯網上,並迅速蔓延全球。

????在我國,3月1日上午9點剛過,國內互聯網上便出現了一條轉載自南方某報的消息,該消息引用《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報道說:可口可樂含有對大腦不利的成分。各大媒體紛紛將電話打進可口可樂中國公司總部,要求對此進行解釋。

在眾多媒體的追擊下,可口可樂(中國)公司迅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為向新聞界和廣大消費者澄清事實,決定當晚召開新聞發布會。3月1日晚,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副總裁魯大衛放下所有工作,出現在北京各大媒體的記者們麵前。魯大衛著重說明的一點是,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可口可樂係列飲料中均未使用“阿斯巴甜”,特別是紅色罐裝的可口可樂飲料中選用的是天然蔗糖,根本沒有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甜味劑。可口可樂產品中使用甜味劑的隻有白色罐裝的“健怡可樂”,而且“健怡可樂”也沒有使用“阿斯巴甜”,而是采用了甜蜜素和糖精鈉兩種甜味劑,並在外包裝上標明了這兩種成分。

????魯大衛先生還出示了一份美國全國飲料協會2月28日發給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聲明。聲明中,美國全國飲料協會主席威廉·波爾指出,《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引用的報告中提出的問題早已經過科學研究證明並不存在,而且“阿斯巴甜”已被全球90多個國家批準使用。波爾在這份聲明中還批評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刊登的圖片誤導讀者,因為可口可樂並不含有“阿斯巴甜”。

????從2月28日到3月1日,業務遍布全球的可口可樂公司在警醒中進行了一場成功危機公關戰。?

對於重大責任事故導致社會公眾利益受損時,企業必須承擔責任,給予公眾

一定的精神補償和物質補償。在進行善後處理工作過程中,企業必須做到“誠”

字,隻要顧客或社會公眾是由於使用了本企業的產品而受到了傷害,企業就應該

在第一時間向社會公眾公開道歉以示誠意,並且做出負責的姿態。對於那些確實存在問題的產品應該不惜一切代價迅速收回,並順勢承諾立即改進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以表明企業解決危機的決心。危機是檢驗企業態度的試金石,隻有以誠相待,才能取信於市場。

新老板關鍵點:

◆當企業危機發生的時候,最首要的就是利用手中的媒體資源,穩住媒體的態度,然後迅速找到危機的源頭並做出合理解釋。

◆當危機已經演化到如火如荼的程度時,最好的辦法仍然是從尋找源頭開始尋找問題,因為這個過程就是你決策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