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給你機會時,大膽出手擴張
新老板創業點睛錄:
◆善於發現別人的需求本身就是為擴張降低了成本。
◆俗話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企業在市場上都需謀求進一步增長,而不可停滯不前。
正如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沒有節奏的音樂隻是一堆破爛的音符;節奏是詩的靈魂,沒有節奏的詩是一窪雜亂的積水;節奏同樣是企業擴張的靈魂,沒有節奏的擴張將使企業散如飛沙,很容易在市場的風雨中消彌無形。優秀的企業必當掌握連鎖擴張的節奏,在征戰市場時張弛有度才能“揮寫出如行雲流水般的勝利篇章”。要做到張弛有度就應該該出手時時就出手,企業該擴張時,就大膽的擴張。
湘潭有個叫王填的人,1996年他主動要求下崗,在親戚朋友處借了5萬元創辦了一家食品公司。起初,他想引進金龍魚食用油的經銷權,但是引進金龍魚經銷權一家至少需要50萬元。這件事難煞了王填,使得他夜不能寐。但是一天,他得知湘潭還有個商家李榮也為進貨籌集資金犯愁,王填終於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與李榮協商,每次他進貨時,李榮先墊付25萬元,等王填把貨銷得差不多資金回籠後;就輪到李榮進貨了,這時候,同樣王填也為其墊付25萬元。如此,一來二去,你來我往,兩人合作的很愉快,原本不足以經銷金龍魚的資金就這樣周轉開來,為兩人收到了雙倍的效益。
轉眼間,1997年到來了,王填的生意愈做愈紅火。那一年,有句歌詞很是流行:“……該出手時就出手啊,風風火火闖九州啊……”。耳邊響著劉歡的《好漢歌》,王填心想:是啊,該出手時,就出手。怎樣將生意作的更大更強呢?連鎖超市成了他眼中下一個發展模式。從此,王填開始了一條低成本的快速擴張之路。所謂的低成本是指王填在所有連鎖店中對店鋪的基礎建設投入都極其少,所有店鋪都是采用租賃方式或者通過一次性買斷經營場地數年的使用權的方式,再經過簡潔明快的裝修之後就開始投入使用。因此,使得初期經營成本縮減到極限。
有了低成本,還要有快速擴張。王填很善於發現別人的需求,再進行優勢互補,尋求雙贏多贏。他與原國有商業虧損企業聯手擴大自己的陣地。原國有商業企業所處地理位置和經營場地都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經過合理改造之後,就可以大大節省基礎建設資金,並且縮短開業的運營時間。王填就是利用虧損的國有商業的場地、資金、品牌、管理技術等,安排下崗職工再就業,並承擔一部分退休職工的養老金。不僅如此,王填還將一些賣廠出租出去,補充自己不經營的商品和項目。這樣既豐富了自己賣場貨源,共享了客源,又從租賃方獲得了租金,從而進一步降低了租賃成本。
王填的擴張之路,就在於他善於發現別人的需求。每次發現別人的需求,都是他不斷擴張的基礎。短短幾年之間,王填的身家也由5萬元快速上升到5億元。
擴張就是企業膨脹的過程,如何在擴張中成功克服“膨脹”的不適症則是企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市場如人,亦有自己的性格,隻有適合其性格特點的人才能為其所接納,隻有根據市場特點與崗位特點分配人才,才能避免連鎖企業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實現員工“本土化”是保證連鎖擴張成功的必要條件。如肯德基在中國共有員工50,000多名,餐廳及公司各職能管理人員5,500多名,從在中國的第一家餐廳起到現在的850多家餐廳,肯德基一直保持著員工100%的本地化。因為隻有對“本土”文化的深入和準確的了解,才能保障連鎖企業的“攻城掠地”並“站穩腳跟”。“融入”當是連鎖企業擴張的一大秘訣。化妝品專業線連鎖企業柔婷,在連鎖擴張中也一直堅持人才“本土化”的原則,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因為“本土化”既減少了連鎖企業的人力成本,又保障了連鎖事業的迅速發展,還能夠讓連鎖終端很好地融入當地的市場。
新老板關鍵點:
◆企業擴張應因地製宜,寧缺勿濫,且不可為追求“規模效應”而“饑不擇食”。
◆連鎖企業應根據連鎖擴張的計劃建立相應的人才儲備。因為連鎖企業的成功擴張就在於“成功企業”的“成功複製”,這就要求員工具有相對應的素質,以保證這種“複製”不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