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這段話主要寫了生活用品名稱、由來和古代人物故事。文中寫的生活用品名稱、由來和古代人物故事給我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

珍寶

【原文】

山川之精英,每泄為至寶;乾坤之瑞氣,恒結為奇珍;故玉足以庇嘉穀,珠可以禦火災。魚目豈可混珠,碔砄焉能亂玉。黃金生於麗水,白銀出自朱提。曰孔方、曰家兄,俱為錢號;曰青蚨、曰鵝眼,亦是錢名。可貴者明月夜光之珠,可珍者璠瑜琬琰之玉。宋人以燕石為玉,什襲而藏;楚王以璞玉為石,兩刖其足。魏侯之珠,光能照乘;和氏之璧,價重十五城。

【譯文】

大山名川所蘊藏的精粹英華,每每泄露出來而成為奇世珍寶。天地之間的祥瑞靈氣,總會凝聚成為奇珍。玉石可以庇護五穀,使無水旱之災;珍珠可以防禦火災。魚的眼睛怎麼能和真珠混在一起,去冒充珍珠呢?碔砆雖然非常像玉,可是怎能冒充真玉呢?麗水中淘出金沙,朱提郡出產銀礦。孔方兄、家兄都是錢的別稱。青蚨、鵝眼也是錢的別稱。非常珍貴的是越南的明月珠,大秦的夜光珠;值得珍視的是魯國的璠瑜玉,西序的琬琰玉。宋人把燕石當成寶玉,用緹巾箱匣重重疊疊地包裏密藏;楚王則將璞玉當做石頭看待,兩次砍下卞和的腳。魏俁的寶珠,光芒可以照亮前後車二十餘乘,和氏璧是無價之寶,可以用它來交換十五座城池。

【賞析】

這裏介紹了古代奇世珍寶,價值連城,並且羅列眾多的寶玉,令人眼花繚亂。

【原文】

鮫人泣淚成珠,宋人削玉為楮。賢乃國家之寶,儒為席上之珍。賢主聘賢,束帛加璧;真儒抱道,懷瑾握瑜。雍伯種玉,而得美婦;太公奇遇,釣璜於渭水而遇文王。

【譯文】

鮫人哭泣的眼淚化成了珍珠,宋人以玉雕琢成楮葉真假難辨。有賢能的人是國家的珍寶,讀書人是席上的珍品。古時君王聘請賢士,要以束帛加美玉為聘禮;真正的儒者堅守道義,如同懷中抱著珍寶,把玉器握在手裏一樣。雍伯福分很好,在藍田種玉,又拿美玉聘娶了美貌的徐氏做自己的妻子;薑子牙在渭水河畔垂釣,從鯉魚的肚子裏得到一塊璜玉,上麵寫著“周受命呂佐之”六字,而後遇見周文王,輔佐文王建立了周朝。

【賞析】

這裏講述了鮫人、雍伯、薑子牙的事跡,讓我們回到遙遠的古代,感受中國燦爛的文化與古老的曆史。

【原文】

剖腹藏珠,愛財而不愛命;纏頭作錦,助舞以添嬌。

孟嚐廉潔,合浦還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歸璧。玉釵作燕飛,漢宮之異事;金錢成蝶舞,唐庫之奇傳。廣錢固可以通神,營利乃為鬼所笑。

【譯文】

剖開肚子來藏珍珠,這種人隻愛錢財而不愛惜生命;把錦緞纏在頭上,既顯得嬌美豔麗又增添舞姿,使舞女更顯得嬌媚。孟嚐君廉潔,能夠使已遷住他處的珍珠,又返回合浦。藺相如忠勇,終於使秦國歸還了和氏璧。玉釵化為燕子飛去,這是漢代宮廷的異事;金錢變做蝴蝶飛舞,這是唐朝國庫的傳奇。錢財多了,連神明都可通達,貧窮連鬼都會恥笑。

【賞析】

錢財乃身外之物,取財有道,這是人間常禮;清廉守節,這是自古以來的美德。

【原文】

以此致彼,謂之拋磚引玉;以賤失貴,謂之買櫝還珠。賢否莫辨,如玉石俱焚;貪婪無厭,謂之錙銖必算。

崔烈以錢買官,人皆惡其銅臭;秦嫂不敢視叔,自言畏其多金。熊袞父亡,天乃雨錢助葬;仲儒家窘,天乃雨金濟貧。

【譯文】

用價值較小的東西,引來較大較好的東西,這種方式稱為拋磚引玉。隻看外觀不知實際的價值,這種貪賤失貴的行為叫做買櫝還珠。好歹不分,善惡難辨一同遭禍,稱之為玉石俱焚。貪得無厭,計較一些微小的金錢,稱為錙銖必算。崔烈用錢財買來官位,人們都厭惡他身上的銅臭味;蘇秦佩了相印以後,他的嫂子不敢正眼看他,自稱是害怕蘇秦位尊而多金。熊袞清廉,父親死了而無錢安葬,天上降下錢幣來幫助他辦理喪事。翁仲儒家境窮迫,天上落下金子救濟他的貧困。

【賞析】

邪惡永遠也戰勝不了正義,要堅持正義和真理,即使處於困境之時,也會得到外力的幫助。

【原文】

漢楊震畏四知而辭金,唐太宗因懲貪而賜絹。晉魯褒作錢神論,嚐以錢為孔方兄;王夷甫口不言錢,乃謂錢為阿堵物。然而床頭金盡,壯士無顏;囊內錢空,阮郎羞澀。但匹夫不可懷璧,人生孰不愛財。

【譯文】

漢代楊震畏懼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不接受別人贈送的金錢;唐太宗為懲罰長孫順德貪汙受賄,故意賜給絹帛。晉魯褒作的《錢神論》,曾把錢稱為孔方兄;王夷甫的妻子郭氏,喜歡聚財,夷甫不悅,稱錢為阿堵物。然而人生在世,哪一個不需要用錢,一旦手中的黃金用完了,即使是大丈夫,也會覺得顏麵無光。口袋裏沒有錢的時候,阮郞也會感到有些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