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③。
好之每自譏,不獨子亦頗。
書成輒棄去,謬被旁人裹。
體勢本闊落,結束入細麼。
子詩亦見推,語重未敢荷。
爾來又學射,力薄愁官笴④。
多好竟無成,不精安用夥。
何當盡屏去,萬事付懶惰。
吾聞古書法,守駿莫如跛。
世俗筆苦驕,眾中強嵬⑤。
鍾張忽已遠⑥,此語與時左。
①子由:蘇轍,字子由,蘇軾之弟。書:書法。②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嘉祐元年(1056)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其詩清新豪健,體物精細,善用比喻誇張,時以議論和散文筆法作詩,自成一體,為宋代傑出詩人。③婀娜(ēnuó):姿態輕柔美好。④笴(gǎn):箭幹。⑤嵬(ě):不安靜的樣子。⑥鍾張:古代書法家鍾繇和張芝。
寒食雨(二首)蘇軾
自我來黃州①,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汙胭脂血。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裏。
空庖煮寒菜②,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③。
君門深九重④,墳墓在萬裏。
也擬哭途窮⑤,死灰吹不起。
①黃州:今湖北黃岡。蘇軾於北宋元豐三年(1080)因作詩譏諷新政,被貶謫黃州。②庖(páo):廚房。③烏:烏鴉。銜:含。紙:紙錢,祭悼亡人用的。④君門:指朝廷。⑤途窮:路盡。魏晉文人阮籍常隨意駕車,遇路盡處,痛苦而回。後借以喻境遇困難。
柏石圖詩蘇軾
柏生兩石間,天命本如此。
雖雲生之艱,與石相終始。
韓子俯仰人①,但愛平地美。
土膏雜糞埌,成壞幾何耳?
君看此槎牙②,豈有可移理。
蒼龍轉玉骨,黑虎抱金柅③。
畫師亦可人,使我毛發起。
當年落筆意,正欲譏韓子。
①韓子:唐代文學家韓愈。俯仰人:對人周旋應付。②槎(chá)牙:錯雜不齊的樣子。③柅(ní):木名,其實如梨。
題竹石牧牛圖黃庭堅①
野次小崢嶸②,幽篁相倚綠③。
阿童三尺棰④,禦此老觳觫⑤。
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⑥。
牛礪角尚可,牛鬥殘我竹。
①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穀道人,晚年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曆官秘書丞、著作郎。詩宗杜甫,風格瘦硬生新,開創江西詩派,對宋詩發展影響巨大。②崢嶸:此指怪石嶙峋特立的樣子。③幽篁:幽深的竹叢。④棰(chuí):鞭子。⑤觳觫(húsù):形容牛恐懼顫抖的樣子,借以代牛。⑥礪(lì):磨。
別三子陳師道
夫婦死同穴①,父子貧賤離。
天下寧有此,昔聞今見之。
母前三子後,熟視不得追。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於斯。
有女初束發,已知生離悲。
枕我不肯起,畏我從此辭。
大兒學語言,拜揖未勝衣。
喚爺“我欲去”,此語那可思。
小兒繈褓間②,抱負有母慈。
汝哭猶在耳,我懷人得知!
①穴:墓穴。②繈褓(qiǎnɡbǎo):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
南溪劉子翬①
聊為溪上遊,一步一回顧。
悠悠出山水,浩浩無停注。
惟有舊溪聲,萬古流不去。
①劉子翬(huī)(1101—1147):字彥衝,號屏山,一號病翁,建州崇安(今福建崇安)人。以蔭補承務郎,曾任興化軍通判。晚年在武夷山講學。其詩造詣甚高,幽淡卓練,情韻兼勝。
與薛老米芾①
何必識難字,辛苦笑揚雄②。
自古寫字人,用字或不通。
要知皆一戲,不當問拙工。
意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
①米芾(fú)(1051—1107):字元章,號鹿門居士,人稱米南宮,祖籍太原,生於襄陽(今湖北襄樊)。為太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郎,為宋代著名書畫家。②揚雄:西漢學者,著有《方言》,收入難字甚多。
答婦詞戴複古
江山阻且長,矯首鄉關隔。
空閨泣幼婦,惟悴失顏色。
隱閔鸛鳴篇①,寄彼西飛翼。
剝封覽情素,既喜複淒惻。
別時梅始花,傷今失梅實。
覽古帝王州,結交遊俠窟。
千金沽美酒,一飲連十日。
春風吹酒醒,始知身是客。
杜宇啼一聲,行人淚橫臆②。
衣破誰與紉?發垢孰與櫛?
勿謂遊子心,而不念家室。
新交握臂行,肝膽猶楚越③。
醜婦隔江山,千裏情弗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