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言古詩(3 / 3)

殷勤揮報章,歸計何時決?

今夕如何夕,睹此纖纖月。

此月再圓時,門前候歸轍。

①閔:同憫。鸛鳴篇:《詩經·豳風·東山》“鸛鳴於垤,婦歎於室”敘述征人歸家所見的淒涼情景。②臆:胸臆。③楚越:比喻相隔甚遠。

蘇木灘楊萬裏①

灘雪清濺眸,灘雷怒醒耳。

落洪翠壁立,跳波碧山起。

船進若戰勝,船退亦遊戲。

若非篙師苦,進退皆可喜。

忽逢下灘舟,掀舞快雲駛。

何曾費一棹,才瞬已數裏。

會有上灘時,得意君勿恃。

①楊萬裏(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官至太常博士、太子侍讀。其詩初學江西詩法,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於自成一家,時稱“誠齋體”。詩作很多,為南宋四大詩人之一。

商婦吟林景熙

良人滄海上①,孤帆渺何之?

十年音信隔,安否不得知。

長憶相送處,缺月隨我歸。

月缺有圓夜,人去無回期。

回期倘終有,白首寧怨遲。

寒蛬苦相吊②,青燈鑒孤幃。

妾身不出幃,妾夢萬裏馳。

①良人:夫妻互稱。②蛬(gǒng):蟋蟀的別名。

正氣歌文天祥①

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汽;塗泥半朝,蒸漚曆瀾,時則為土汽;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簷陰薪爨,助長炎瘧,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汙垢,時則為人氣;或圊溷,或毀屍,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疊是數氣,為侵沴,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②。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③,在晉董狐筆④。

在秦張良椎⑤,在漢蘇武節⑥

為嚴將軍頭⑦,為嵇侍中血⑧。

為張睢陽齒⑨,為顏常山舌⑩。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闃鬼火,春院弖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易辟。

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①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寶祐四年(1256)進士第一,德祐二年(1276)任右丞相,組織兵力抗元。宋亡被俘至元大都,囚禁三年後被殺害。②至元十八年(1281),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獄中作此詩。③太史簡:春秋齊國崔杼殺齊莊公,太史在史冊上寫“崔杼弑莊公”。崔杼殺太史。太史之弟又書,崔杼複殺之。太史之小弟又書,崔杼隻得放了他。④董狐筆:春秋晉國太史董狐,書法不隱,直書“趙盾弑其君”。⑤張良椎:秦末張良使力士投鐵錐刺殺秦始皇。⑥蘇武節:漢代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持漢使臣符節牧羊,始終不屈。⑦嚴將軍:三國時嚴顏說:“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也。”⑧嵇侍中:西晉時侍中嵇紹,在戰爭中以身掩護惠帝,陳亡時血濺帝衣。戰後惠帝說:“此嵇侍中血,勿去。”⑨張睢陽:唐代張巡守睢陽,城破被俘,安祿山部將以刀抉其口,齒存三四,猶罵賊不已。⑩顏常山:唐代常山太守顏杲卿城破後被安祿山所俘,受刑鉤斷舌頭,猶含糊而罵,直至死去。遼東帽:東漢末,管寧避亂隱居遼東,戴皂帽,著布衣,安貧不仕。出師表:蜀漢丞相諸葛亮於後主建興五年(227)出師伐魏,臨行上《出師表》以表忠心報國之意。渡江楫:東晉祖逖於建興元年(313)率軍北上,中流擊楫而誓曰:“予生而不能清中原而後濟者,有如此江!”擊賊笏:段秀實於唐德宗建中四年(783)以笏(朝見皇帝時用的記事手板)擊叛臣朱泚,被朱泚所害。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此為封建倫理原則。陽九:災難歲月。古代數術家稱災歲九年為“陽九”。鼎鑊(huò):煮食物的大鍋,後作為刑具,以之烹人。闃(qù):寂無人聲。(bì):深閉。百沴(lì):百害。沮洳(jùrú):低濕之處。典刑: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