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訪問穀歌(3 / 3)

“你們要知道,丹尼爾現在兼職預言家,所以最好聽他的話,努力工作,爭取獲得更多股權激勵。”佩奇調侃道。

自從丹尼爾在受任親善大使的儀式上,發表了舉世知名的預見性演講後,不管是嘲諷他的,還是支持他的,都愛拿這一點來說是。前者說他當自己是“上帝”,“毫無根據”“胡言亂語”,認為一個沒有經過詳細調查,沒有專業背景的明星,發表這種嘩眾取寵的預測,簡直是個笑話。而支持者則說,美伊戰爭的未來,是任何一個有頭腦有遠見的人士都能看出來的,丹尼爾顯然屬於這一類人。

丹尼爾無奈地聳聳肩膀。

“是的,我明年打算去競爭無神教的紅衣主教。”

然後在大家的笑聲中,進到其他部門參觀。穀歌是他第一站,也是目的性最強的一站。

之前那些技術人員其實也是目的的一部分,因為他們中就有一些是馬克準備帶到F2F的人才,更別說就站在跟隨人群中的雪莉.桑德伯格——她現在是負責網絡銷售的部門二把手。之前協同同事,拿下了美國在線的搜索業務,讓穀歌上市的底氣得到了巨大夯實。

快速地在穀歌幾個部門轉過一圈之後,丹尼爾的隨同人員都在大會議室等待,穀歌的高管除了陪同的,則回到自己的崗位。

丹尼爾自己和拉裏.佩奇進到了佩奇的頂層辦公室。

他當然不會做不速之客,事實上,有些意圖是早就溝通過的。

馬克和丹尼爾的關係,也在佩奇的掌握之中。

MB的實際股權關係,他同樣了然於心。

所以,在他看來,這不是一個明星來采訪公司,而是一個同等地位的業界大佬來商談合作。

這種印象的確定,對於談判是很有利的。至少佩奇的態度非常“端正”,畢竟他的身家其實還不如丹尼爾,雖然穀歌比MB的體量要大不少,而且發展性更好,但是相對於丹尼爾在MB的持股比例,佩奇自己的股份早就在幾輪投資之中被稀釋到一個比較少的部分,他在穀歌的持股在16%,僅僅隻有丹尼爾在MB中的四分之一不到,雖然穀歌的估值在MB的6倍以上,但考慮到丹尼爾還擁有Blogger的16%、山鷹公司的80%、維塔數碼的20%、DD影業本部的一半和投資部的全部,加上手上的十億現金,拉裏.佩奇確實還比不上丹尼爾有錢,更何況,穀歌還沒有上市,依照估值來計算身家,多少有些不靠譜。

佩奇給丹尼爾煮了一杯咖啡,穀歌的休息間是非常棒的,常備美味的點心和各種飲料。

給技術男們創造一個可以宅到死的環境,非常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就業慣性和公司忠誠度。

“本來是埃裏克來跟你談。但是我和他,還有謝爾蓋商量之後,還是由我來處理這件事情。”

現在穀歌的CEO並不是拉裏.佩奇,而是埃裏克.施密特,這位諾勒的前執行官在2001年加入穀歌擔任CEO,原因很簡單,年輕的拉裏和謝爾蓋都不是稱職的管理人才,他們精通技術,但並不精通管理,當公司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事務也不僅僅是推出產品並且不斷完善它之後,就需要一個更加擅長此類事務的人來處理。佩奇後來改任產品經理,也算是對自己的“知人善任”。

丹尼爾做的比他還要徹底,他根本不在MB、山鷹中具體任職,隻負責戰略,具體的運營全都交給了專業人員。

所以,丹尼爾也了解為什麼最終穀歌還是讓佩奇跟他談。

這是創始人和創始人,終極決策者和終極決策者之間的交易。

“馬克是穀歌最早的八位員工中的一員,我都不知道你是用什麼說服他的,畢竟當初的MB也沒能讓他離開穀歌,所以我非常好奇。所以,這讓我決心將談判底線推高一點。”佩奇非常直白。

丹尼爾需要一點適應的時間。

畢竟,跟技術男打交道,還是很特別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