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牌天神》首周末6732萬,一改丹尼爾前兩部作品的慢慢悠悠爬票房的“蹣跚之態”。
其實到5月底,《盧旺達飯店》的北美票房已經到了9500萬以上,摸高到1億出頭是比較正常的預估。業內普遍認為,電影對戰爭受害群體的悲憫情懷,和對戰爭殘酷一麵的誠懇表達,是打動這個時間段的觀眾的重要原因,換而言之,《飯店》遇到了一個“好”時候,如果不是美伊戰爭,它絕對不會有今天的成績,甚至一半都危險。而據丹尼爾所知,《飯店》本來應該是在明年上映,那個時候戰爭雖然還在繼續,但烈度已經完全不能與現在同日而語,它的票房最終也沒有超過4000萬。
另一部電影《鋼琴師》借助奧斯卡東風,以及之前平台式上映積累的口碑,票房也相當不錯,比《飯店》晚幾天上映,但票房還要更高一籌,這一周之後,應該就能夠破億。
這麼一來,丹尼爾的破億金身,竟然出乎意料地得以保存下來——要知道,在他接下《盧旺達飯店》和《鋼琴師》之後,即便是最樂觀的市場人員,也預測他將被剝離《校園藍調》後每部過億的光環。
隻能說,上帝真的站在他這一邊。
兩部小眾文藝片,借助戰爭的時機,大發利市。
而隨後而來的《冒牌天神》氣勢不凡,下一周鐵定破億,摸高到《諜影重重》的票房也很有可能。
這得以明確告訴市場,丹尼爾在主流電影,不管是喜劇大片還是劇情大片上的號召力,仍然不容置疑。
環球影業對丹尼爾的熱衷也到了一個頂峰,過去一年內,他們最受人矚目,最賺錢的兩部電影,都是丹尼爾主演的。朗.梅耶在這一決策中的主導作用,也讓他在斯塔西那裏,甚至是康卡斯特管理層裏都受到更多關注。
這對丹尼爾日後重歸好萊塢至關重要。
不過,現在這些事情更多的後續跟進都交給了手下的人,他們各司其中,讓丹尼爾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投資和社會事務中。
……
克拉拉縣山景城,就是如今在全美聲名鵲起的穀歌公司所在。
丹尼爾第一次踏入矽穀,原本設想中,到處都是捧著電腦,匆匆疾行的場麵,並沒有出現。不過行人並不多,偶爾看到一些也和其他美國人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在媒體上看到的喬布斯和馬克.紮克伯格這一類天才,其實也不是矽穀的常態。
比較出乎意料的是,他看到不少的華人。
但並不清楚這都是第二代移民,還是國內那些知名大學的高材生換血而成。
拉裏.佩奇親自在門口等待他,除了跟著他來的記者,這裏也有一部分蹲守的記者,看上去有不少都是各家網絡媒體和科技媒體,前者還算熟悉,後者丹尼爾就不太認識了。
他跟佩奇見過,但沒有特別深入地交談過。
今天顯然對兩人來說,都是個奇妙的新鮮經曆。
穀歌的工程師中男性還是占了絕大多數的比例,但丹尼爾受到的歡迎沒有打什麼折扣。可能是因為他的反戰立場,也可能是因為他出演了《角鬥士》和《諜影重重》這樣同樣吸引男人的電影。總之,麵對一群高級程序員的熱烈掌聲,丹尼爾還是感覺不錯的。
佩奇在邊上低聲跟他說,“這絕對是比爾.蓋茨的待遇。”
“是麼?我可沒他有錢。”
“他可比你大了二十五歲。”
兩人對視一眼,丹尼爾倒是對這個技術高手改觀了不少。
“鑒於你們這麼熱情,我想要給你們一個建議。”丹尼爾對這些技術人才說道,“如果穀歌上市了,你們千萬不要賣掉手裏的股權,我保證,這家公司的發展和回報,將會讓你們感到吃驚,你們正在服務和創造一家讓所有人尊敬的偉大企業,它將擁有全球性的榮耀。”
這一預言式的說法,讓更加熱烈的掌聲響徹整個辦公室,這一次,連佩奇也一起鼓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