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兵家四部聖典(二)(1 / 2)

陸承空在一旁聽到幾人說著明年就有了武舉,不由想起了未來的點點滴滴,他還記得父母曾說笑,陸家會不會出狀元。

“武狀元……”陸承空心中暗自念著這三個字,清楚自己不論在未來還是古代,是文也不行,武也不行,現在還淪落到在酒樓給人斟酒,真是可笑。

呂征平日隨著家師呂文長雲遊四方,但在半年之前,楚州刺史楊庭找人重金請家師到楚州。楚州乃是大唐最富饒之地,能在此任刺史之人,自是梟雄之輩。呂文長應邀帶著二人前來,當路過毫州時,見到故人,隻得稍作停留,便讓呂勝、呂征二人先行一步來到楚州。呂征、呂勝二人在席間不停揣摩楊再思的心思,心頭暗道:“此番楊庭相邀,定是為了武舉之事,看來他的這個二公子,對武狀元是勢在必得。”

呂征摸清了楊再思的性子,便投其所好道:“今日一見楊二公子,乃是人中之龍,如若再能得家師所傳的《太公二十四篇》,定能高中武狀元。”

聽了呂征的奉承話,楊再思更是情緒高漲,舉杯又與眾人飲著酒,可一旁的店小二卻聽得入了迷一般,隻站在原來地,也不來斟酒。安紹文皺了皺眉,說道:“小二,過來倒酒。”

陸承空這才回過神來,急忙走過去,給眾人斟滿酒,又退站到角落裏。聽著他們的談話,感受酒樓的氣氛,自己好似又回到了在應縣茶樓裏聽書的光景……

楊再思自飲了一杯酒,興致高漲地問道:“敢問呂先生,這四部兵法孰強孰弱?”

呂勝自幼跟隨呂文長雲遊四方,自是博覽兵書,又逢而立之年,見楊再思隻有二十出頭,便想賣弄一番,於是哈哈笑著,說道:“既然今日楊公子開口問了,呂某也就鬥膽評評這四部兵書孰強孰弱。《陸聖兵法》、《太白遺策》、《虎吟經》、《太公二十四篇》,此四書雖都是曠世奇作,但又各有不同。”

“先說說《太白遺策》,‘太白’二字源自‘太白星’。此星主掌殺伐,故此書精髓在於‘布局殺伐’之事。全書共有十策,所述之事,是如何依照這地勢、人謀、器械、戰馬、營壘、陣圖等,全局謀劃戰場,進而誘使敵方入局。一旦敵方入了自己設的局,就如那甕中捉鱉——是手到擒來啊!”

楊再思點頭說道:“呂先生說的極是,上戰場拚殺容易,可要能部下殺伐之局,並請君入甕,這可真難如登天啊!”

呂勝接著說道:“這《虎吟經》嘛,乃是主說策算之事。”

一旁的安紹文也聽得入了迷,脫口問道:“策算?豈是同這占卜、觀星、奇門遁甲一般?

呂勝說道:“《虎吟經》乃是古時江郡所著,據傳此人參悟了天道。在戰場上,敵軍的數量,所行路線,出、撤兵時日,都能不差毫厘的算出。你所說的占卜、觀星、奇門遁甲之類僅屬於天道中的小類。至於江郡是如何策算的,書上隻記載一二,多半都遺失了,想必也隻有他的後人才知曉。”

安紹文說道:“難怪這《虎吟經》隻記載了一種算法……江郡這般神機妙算,真乃神人也!”

呂勝說道:“《太公二十四篇》乃是家祖所著,共有治國之法一十八篇,兵家權謀六篇。先祖遺訓,治國先於治兵,富民勝於強兵。民富國強,便戰無不勝!隻是世間所傳的《太公二十四篇》僅有原著的十之一二。”

楊再思說道:“呂太公乃是兵家“謀聖”,楊某佩服萬分!”

“敢問各位,這幾本兵書可都曾讀過?”呂勝問道。

安紹文說道:“在下隻讀過《陸聖兵法》。”宿子騫想了想說道:“我也隻讀過這《陸聖兵法》。”

不等楊再思開口,呂勝接著說道:“楊公子自不必說,定是全讀過。這四本書裏,《陸聖兵法》所讀之人最多,上至文人武將,下至老弱婦孺皆是耳熟能詳;而《太公二十四篇》大多知道此名,卻不曾讀過;更別說這《太白遺策》與《虎吟經》了,尋常人定是連名字都未曾聽說。何也?隻因《陸聖兵法》通俗簡易,《太公二十四篇》深藏權謀治國之術,尋常百姓、軍士學這何用?《太白遺策》、《虎吟經》神秘難懂。也正應了那句古話:曲高和寡。這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