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朔方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勝利閉幕
選舉高攀峰為副省長
本報訊(記者陳立婷)朔方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圓滿完成會議各項議程後,於24日在中鎮閉幕。會議號召,全省人民在中共朔方省委的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埋頭苦幹、紮實工作,為實現中國夢,推動朔方轉型跨越發展而努力奮鬥。
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朔方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關於朔方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朔方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朔方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朔方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在23日下午舉行的第四次全體會議上,高攀峰當選朔方省副省長。
朔方省的副省長之爭,以高攀峰的完勝,董明海的慘敗而告終。
本來在會前已經分出勝負了,省裏確定的候選人是高攀峰,董明海也再不抱希望。可是沒有想到在會上,鄭天澤跑出來打一橫炮,結果把董明海坑得更慘。
鄭天澤這家夥上屆是朔方省的政協委員,那時他就對他的競爭對手、冷川煤礦的冷長發當人大代表心理很不平衡,覺得自己比起來矮了半頭。後來冷長發煤礦出事坐了牢,被撤銷了代表資格,再後來到換屆時,鄭天澤也進了人大。這下他終於找到當代表的感覺了,在政協是拍手,在人大是舉手,那分量就明顯不一樣。誰知這鄭天澤初進人大,不知道天高地厚,第一次行使權力就捅出了亂子。
他看不上西州市委書記高攀峰是有原因的,前些年他在西州投資的幾個礦,在高攀峰手裏相繼被關閉撤並,搞得他大虧血本。特別是後來知道其中的一座礦被關閉之後,在高天一的手裏又開張了,他更是恨得要命。因了這層關係,這次人代會上選舉,他就成心想給高攀峰難堪,在會議期間,他給熟識的人大代表打招呼、發短信,動員他們到時不投高攀峰的票,把票投給中鎮市長董明海。他通過和董明海打交道,認定了董明海是個好官,於是決定以實際行動擁護他一回。沒想到的是,他這回的實際行動,結結實實把董明海推到了坑裏。
鄭天澤也清楚,要阻擋高攀峰的當選是不可能的,他的想法,不過是讓高攀峰少得幾票,弄他個臉上無光。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他的一番活動很快被大會掌握,給定性成了“非組織活動”。會議還沒有進入選舉議程的時候,他就被紀委請去喝茶了。
經過紀委的談話,他才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慌張之下,鄭天澤完全亂了方寸。紀委辦案人員追問他“是誰指使你這麼幹的”,他起初如實說沒人指使,全是他自己的主意。可是紀委說什麼也不信:“這年頭,沒有人背後指使,你會做這樣的蠢事?老實說出來,我們可以酌情考慮從輕處理。要是和組織上耍花招,那你自己承擔一切後果。”紀委這麼一逼,鄭天澤有些傻了,他想起自己確曾多次在董明海麵前表達過對高攀峰的不滿,並明確表示自己不會投高攀峰的票,而是要投給董明海。紀委得到這一線索很是興奮,接著追問:“董明海是什麼態度?”
鄭天澤拚了命也回憶不起董明海是什麼態度,事實上他說這話時,董明海根本沒有搭他的茬兒。他隻好回答紀檢人員:“董、董、董市長他什麼也沒說。”
不料他本來文化程度就不高,在慌亂之中更加詞不達意,對紀檢委的這番交代,被理解成了董明海沒有表示反對,而是默許了他的胡來。
這樣一來,事情的嚴重程度就升級了。省紀委書記親自找董明海談話,董明海起初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才隱約想起鄭天澤似乎表達過類似的意思。不幸的是,董明海也是個訥於言而敏於行的人,一番解釋反把事情弄擰巴了,被認為是他明知此事而未加阻止,放任幹擾破壞選舉的後果發生,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認為是他授意的。說到這份上,董明海也是百口莫辯,鄭天澤確實向他表達過投票的意見,他也確實沒有阻止過鄭天澤——因為他根本就不相信鄭天澤能真的做出這種蠢事來。
大會結束之後不久,董明海被調任省政協秘書長。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他操縱了選舉,所以沒有對他做出更多的處分。
鄭天澤被終止了人大代表資格,屁股還沒有坐熱椅子就被轟了出來。也因為他的行為嚴格說起來,還算是人大代表正常的行為,沒有觸及法律,所以不曾對他采取更嚴厲的措施。
後來聽說紀委不是不想處理他,而是高攀峰顯示了大度,放了他一馬。高攀峰專門找到省委書記風過庭表示,事情既然過去,希望對董明海和鄭天澤就不要再追究了,以後還要在一起工作,曆史問題宜粗不宜細。風過庭還表揚了高攀峰同誌覺悟很高。
事後鄭天澤悔青了腸子,幾次找到董明海,恨不能對董明海磕頭認罪。但董明海對鄭天澤也恨到了骨子裏,甚至一度懷疑鄭天澤的作為,是受到某些人的背後指使,成心要害他。所以不管鄭天澤怎麼道歉,董明海都拒絕與他見麵。
鄭天澤事後見到常言,像個祥林嫂似的再一遍說起:“我真傻,真的。我隻知道當代表可以舉手,怎麼就不知道不可以隨便舉手呢……”
常言問了他一句:“鄭老板,你是黨員不是?”
這句話讓鄭天澤如醍醐灌頂,他當時捶著自己的腦袋大叫:“我真傻,真的。老子根本就不是黨員,紀委找我談的哪門子話!我,我他媽的可把董市長坑苦啦!”
這家夥,顯然又把常言的話理解歪了。常言想告訴他的意思是,黨員要聽黨的話,黨叫幹啥就幹啥。
高攀峰升任副省長之後不久,西州市長齊迪生接任了市委書記。這樣一來,西州市長的位子又變得像個繡球,引發了一幹人等爭搶,最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繡球竟然落到了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長民的頭上。在眾人的瞠目結舌中,李長民被任命為西州市代市長。
李長民的閃亮登場,引發了朔方官場的若幹猜測,有人說是因為李長民在宣傳部拍風過庭馬屁拍得到位,贏得了風過庭的青睞;也有人說這完全是出於他兒子的“泰山之功”,他兒子娶了個媳婦,是北京一位首長的侄女;還有人說是另外幾個人爭得太凶了,讓誰上都不好平衡,最後隻好選了最沒有背景,也最沒有爭議的李長民。李長民上任之後,市委書記齊迪生和他談話,拿出高攀峰當年的那一套,教育李長民要“在黨領導下,支持市委的工作”,並且試圖像高攀峰對他的分工一樣,安排李長民“你全麵抓,我抓全麵”。沒想到李長民一句話就頂了回去,他說:“做好組織交給我的本職工作,就是對市委最大的支持。”
齊迪生沒能複製高攀峰的成功,心中很不高興,私下罵道:“李長民他有什麼本事,不過是一個記者出身,會寫關係稿吹喇叭抬轎子拍馬屁。當年還找我拉廣告來著,今天就翻臉比翻書還快。要不是他兒子娶了中央首長的侄女,和領導有了一層鳥關係,哪有他的今天。”
在朔方省的人大會上,常言巧施奇計,終於采訪到了他盯了很久的振華機械公司董事長馬知遠。
這馬知遠是個名人,上個世紀在朔方省乃至全國名噪一時。當年他研製的刀具使工效變為了原先的十幾倍,被稱為“馬大刀”,是和倪誌福的“倪鑽”齊名的人物。振華機械製造公司,也就是過去的振華機械廠,是在西州的改製潮中,唯一明確表示拒絕改製的國企。馬知遠如今在廠裏還被習慣地稱作馬廠長,就是上次在經濟學家的講座上公然唱反調的那個老頭,他多次對上級要求引進民營資本改製重組的部署反映不同意見,對“限期完成”的要求頂著不辦。齊迪生親自給他做工作,對他說:“改製之後,員工買斷工齡,轉變身份,可是並沒有說從此打發他們回家啊,按規定員工仍可以在本企業重新就業,這樣一來相當於又多了一份收入。而你作為經營者不僅持大股,還可以掙年薪,身價一翻多少倍,何樂而不為呢?”
沒想到馬知遠一句話就把齊迪生給頂了回去:“如果你們當市長的帶頭‘買斷工齡’,重新就業,我就跟著幹。”氣得齊迪生罵他是個“膠泥腦袋”。
常言聽到這傳聞之後,一直覺得這人與眾不同,想找個機會采訪一下。上次到西州聯係過一回,沒想到馬知遠聽說是記者采訪,二話不說就拒絕了。公司企業文化部長對他說:“我們馬廠長說了,不接受任何記者采訪,也不答應任何讚助、廣告要求。”常言聽這口氣,顯然是把自己當成上門跑讚助拉廣告的了,心裏也有些不高興,心想你當年當勞模出名,還不是我們新聞單位宣傳出來的,就對企業文化部那位部長說:“轉告你們馬經理,請他不要誤會我,常某人有言在先,絕不會找他拉一塊錢的廣告,找他要一塊錢,我就不值一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