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革命篇】47 峻嶺克敵擇險打響 部署有方巧打九江(3 / 3)

李宗仁對部下向來不善溢美,對賀耀組講出這般話來,確也算是名副其實。現年三十七歲的賀耀組,字貴嚴,湖南寧鄉人,早年入湖南軍預備學校,再進湖北武備學堂,後官派日本留學,就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投湖南軍閥趙恒惕部任師長。說起來,賀耀組算是有幾分血氣,北伐後,可謂步步高升,深受蔣介石重視。

賀耀組同參謀精心製定了攻打九江的作戰部署,在實施的過程中,幾乎都是按照師部的意圖。

獨立二師總攻部隊得令後,於五日淩晨進駐陣地,從拂曉開始,經過激戰,至上午將周鳳歧師及孫傳芳衛隊旅一部殲滅於九江市區。由於賀耀組部署得當,各旅聯絡及時,除敵師旅長趁北伐軍還未進入市區就乘江心輪逃跑之外,其餘全部就擒。

孫傳芳乘艦東逃,算是沒當上北伐軍的俘虜,可眼見自己經營多年的東南五省已失之大半,心痛不已。現在的孫傳芳,正如蔣百裏所言,其命運比他的祖師爺吳佩孚也強不了哪去。

數日內,北伐軍約十餘萬人,在江西前線南潯路,發起了總攻擊,占領了九江、並控製了南潯路北段,斷了敵人的後路,而此時的南昌之敵,可謂甕中之鱉。

賀耀組九江一戰,贏得了蔣介石的欣賞,特拍賀電。

此役也是獨立二師自入贛以來,單獨作戰取得的第一次較大勝利。

戰役結束後,清點戰場,計俘官兵一萬一千餘名,步槍七千餘支,各種山炮五十餘門,其餘軍用物資無算。

賀耀組於11月5日十時許,率憲兵大隊及師指揮部幕僚從沙河鎮進入九江市區。全市群眾傾城而出,手持青天白日旗,歡聲不絕。

就在賀耀組攻打九江之時,張發奎的十二師從馬回嶺向南,遭遇盧香亭從塗家埠開出的聯軍。原來聯軍意圖奪回德安。兩軍在德安與塗家埠之間的九仙嶺展開激戰。

張發奎急電李宗仁,為確保德安不落敵手,第四軍第十師增援而至。這時,盧香亭部已經與第七軍及第四軍第十二師交上火。當蔣光鼐率十師趕到時,敵守軍正沿鐵路反攻,而第七軍的攻勢越來越弱,似有些吃不住敵守軍的反攻。蔣光鼐見狀,深為第七軍憂慮。蔣光鼐,字憬然,廣東東莞人,初入廣東黃埔陸軍小學,繼升南京陸軍第四中學。武昌起義後,勇赴南昌,與陳銘樞、陳果夫、李章達等一起,參加敢死隊。後來,蔣光鼐考入保定軍官學校學軍事,畢業後,入粵軍升至團長等職。粵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後,蔣光鼐為第四軍第十師副師長。七月間,第十師因戰功卓著,被擴充為第十一軍,蔣光鼐為副軍長兼第十師師長。由於守敵不清楚北伐軍的新編製,仍把第十師當作第四軍。

蔣光鼐為解七軍之急,命三十六團黃琪翔部搶越鐵路占領右方高地。

黃琪翔命機槍連以十幾挺機槍的火力,掩護該團衝鋒,一方麵要截斷盧香亭的後路,再就是支持第七軍的右翼,使之得以喘息,好有機會擺脫敵人的糾纏。黃琪翔此時又指揮部隊包圍,使得敵軍首尾不顧。

第七軍得以休整,重新安排兵力,進行反攻,同時又得到了黃琪翔的三十五團和三十六團的策應。盧香亭雖然善戰,但在這場惡戰中,終於喪失了主動權,反攻德安成為夢想。當北伐軍追擊敵人時,見敵所遺輜重上寫有“再遇四軍,不可輕敵”。

北伐軍各部會合,心情暢然,不在話下。

再說蔣介石總司令,心情甚是快慰。

九江被北伐軍占領後,孫傳芳逃往南京。李宗仁命張發奎部向星子嶺追擊敵人,另派七軍兩個團揮兵南昌,攻擊牛行車站。此時的南昌,正是盤中之物,隻待北伐軍伸手去取。

不日,蔣介石親率大軍奪取了南昌要塞牛行車站。

北伐軍向南昌發起總攻前夕的一日傍晚,蔣介石呆在牛行車站的總司令部內。雖然北伐戰場前景可觀,但部隊的內部爭鬥時隱時現,北伐成功後,麵臨棘手的事情還很多。蔣介石本就是個猜疑心很重的人,這時不得不過多考慮部隊的平衡,北伐能走到今天的地位,對他來說也是不可思議的,因而他就更重視現有的勝利。

指揮部內的蔣介石,神思飛揚,等到冷靜下來,曉得眼下正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要想達到最高峰,還須付出許多慘重的代價。這樣一想,情緒又有些黯然,適巧,總參謀長白崇禧走進指揮部,見到蔣介石神情有些不對頭,不想打斷他,抬步想走開,卻被蔣介石叫住。

蔣介石說:“健生,為何走進來,又要出去?”

白崇禧說:“我見總司令沉思,不便打擾,故而想暫避開。天已漸冷,總司令也多注意。”

蔣介石當然不能把所思所想講出來,可現在他倒是想同別人聊聊,排遣下自己的情緒,便對白崇禧說:“健生,天還沒有完全暗下來,我們出去走走如何?”

蔣介石說著,接過衛兵遞過來的黑鬥篷,同白崇禧走出司令部。

白崇禧深知蔣介石總願與眾不同,見他披著黑鬥篷,領著幾個衛兵,出門後,又叫上兩個參謀,心裏想走走也好,大戰多日,精神都很緊張,鬆弛下心情也好。

冷風吹過,牛行車站的百姓們早就跑光了,遠近景致,滿目蕭索,兩人聊著聊著,卻見不遠處有一座小廟,雖經炮火,也沒受到太大損傷,看上去還算整齊。

蔣介石說:“健生,你看那座廟有炊煙上升,說明裏邊有人,我們去看看,也好打聽打聽這裏的情況。”

白崇禧當然隻有點頭的份,隨同前往。

二人前去叩門,衛兵和參謀稍後。

輕叩幾下,不想薄門自開,兩人信步進入廟門,見正殿供有神像,定睛細看,神像乃是關羽。可見這是座關帝廟,關羽赤麵斜視,手拂長髯,兩側為關平和周倉,抱柱聯為:

赤麵秉赤心騎赤兔追風千古常照赤日;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一生不愧青天。

廟裏果然有幾個小和尚,見來了當兵的,便把一位年長的和尚請出來。年長和尚一見蔣介石的氣派,便知官階不小,哪裏敢怠慢,急忙上前相迎。

蔣介石無事閑走,卻無意闖入廟門,甚是有趣,便跪身下拜。白崇禧見狀,也跟著跪下叩頭。老和尚見兩位長官倒也和氣,便說:“長官,求簽問問前程吧。”

聽到此話,蔣介石心頭一動,心想試試又何妨,隨口說:“也好,拿過來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