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混戰篇】4 謀刺攝政英雄年少 首義武昌烽煙四起(3 / 3)

十一日拂曉,起義軍經過竟夜苦戰,將敵人趕出武昌城。從工程八營熊秉坤首先發難到占領全城竟然還不過十二個小時。十一日清晨,硝煙散盡,空氣中不知是那薄霧,還是那殘餘的煙火,武昌城的空氣中有些潮濕。軍民們在上街歡慶勝利時,抱頭痛哭,為了自由,也為了這次起義中捐軀的勇士。紅樓鐵柵欄前,懸掛著兩麵十八顆圓星的白色義旗,十二名起義軍官兵護衛在大旗之下。

巡撫瑞澂乘船跑掉了,張彪和鐵良領著幾個死黨竄出武昌,隻有那黎元洪還呆在這裏,他還沒想明白,事情就發生了,一切發展得太快了,還來不及多想,武昌已經失守了。昨天晚九時,黎元洪聽到兵變的報告,嚇得是渾身發抖,坐在協司令部內,聽著外麵的槍聲,動也不動。士兵們見他臉色不對,也不敢多問。黎元洪用他那雙特有的吊眼看著這些士兵,對他們說:“嚴陣以待,來則還擊,去不追擊。”畢竟是個讀書人,對形勢亦有自己的主張,他發完命令,不言一聲,默默坐著,聽外麵的槍聲。忽然間,外麵喧嘩起來,星夜中,槍聲驟密,不遠處有火光閃過,隻聽得有人攀在牆上,高聲對士兵喊說:“革命成功,同胞們快出去,攻打督署。”

過了一會兒,黎元洪頭上的汗也下來了,對士兵說:“如來攻我,退守營房。”他語無倫次,最後看到大勢已去,察覺出四十一協士兵也可能反,便硬著頭皮把大家召集到一塊訓話說:“你們能出去的就出去吧,如能自己維持,別忘了皇帝,是我對大家的期望。希望你們能堅持到底,將來朝廷一定重賞,要有別的想法,悉聽尊便,我是不會為你們負責任的。”

黎元洪講完這些話,四十一標士兵一哄而散。淩晨後,四十一標士兵在革命代表闕龍的協助下,集合隊伍,衝出營門,參加了義軍的戰鬥。黎元洪走出協部議廳,心裏很不安,在他任協統這些日子裏,也算是革命的死對頭,而且還親手殺過共進會會員,看樣子如果起義軍占了武昌,是不會有他好果子吃的。黎元洪踉踉蹌蹌,真可謂丟盔卸甲,看到武昌城,火光衝天,知道怕是革命軍得手了,不敢回家,又無法逃出城,碰到自己的下屬,求他幫助找地方避一避。黎元洪平日對自己手下倒不像張彪那樣打罵,部下看到往日裏不可一世的協統落個如此下場,便把他叫到自己家裏。

一進門,黎元洪噗咚一聲跪在地下說:“我現在真是沒有辦法了,想你能救我一命,日後我若能發跡,必不能忘記這大恩大德。我身為協統,部下兵變,革命失敗,我必受處分,若革命成功,我這條命能不能保住也是很難說。我現在就剩下這幾個錢了,存在你這裏,家裏的田產也都有契據,要是我真丟了命,將這些轉給我的家人。”

說畢,黎元洪沒有起色地大哭一氣。他不敢怠慢,從部下那裏換得一身便服,奔了黃土坡謝國超家。泥裏水裏折騰了一宿,黎元洪到了謝家,本是想睡上一會兒,可是滿腦子火光血影,怎麼也睡不著,想來想去,就是命丟了,家裏那些細軟也不能讓革命黨拿了去,轉而他讓謝國超找兩個夥計到他家,將積蓄搬運出來。

說話這就是10月11日清晨了,兩個夥計在黎宅將細軟裝成三口大皮箱,鬼鬼祟祟來到街上。擔任巡察的革命黨馬榮、程正瀛見這兩個人神色不對,以為是打劫的竊賊,喝令止步,看到他們皮箱裏多是金銀細軟,和他們夥計的身分不甚相當,便聲言要將他們法辦。兩個夥計趕緊從實招來,把黎元洪的藏身之地講了出來。

馬榮不聽便罷,一聽那黎元洪沒能逃出去,趕快速報臨時指揮部。在場的臨時指揮吳兆麟、蔡濟民聽到這個消息,馬上研究對策,他們爭論了半天。

最後蔡濟民說:“起義已經成功,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吳兆麟驚呼說:“革命還要什麼理由?”

蔡濟民說:“當然也得有理由,我們現在是群龍無首,而且現在最要緊的是馬上通電全國,讓全國響應,所以現在咱們得選一個德高望重、為全國所知的人,才能號召天下,免得別人說咱們是鬧兵變。我所說的意思就在於此。”

吳兆麟說:“可現在這樣做幾乎是不可能的,劉公在漢口,孫武炸傷,蔣翊武生死不知,而咱們派出的談判代表沒有消息。”

蔡濟民沉吟良久,半晌沒有說話。他是在蘊釀一個很重要的決定,早在幾個月前,文學社和共進會召開一個秘密會議,當時兩個組織的重要負責人都在會上表了態,他們為未來的新政府選了幾位候選人,因文學社和共進會存在著分歧,雖然對當時的決定沒能完全同意,但都保留了自己的意見。最後,會議結束時,蔣翊武提出問題的要點,說當時革命黨的首領人物吳祿貞和藍天蔚在北方,幾乎是不可能來到漢口,再說那革命黨人吳祿貞表麵上還是朝廷的重臣,不到最關鍵的時刻,他也不會輕易作出決定。在籌劃武昌起義開始,共進會推選劉公為都督,劉英為副都督。文學社和共進會聯合後,情況有了變化,由蔣翊武等人擔任各級領導,唯有軍政府都督空缺,雖然也有幾個候選人,但到最後也沒能選出來。蔣翊武才不得不派代表到上海請黃興、宋教仁來鄂。軍政府都督之所以難選,最主要原因還是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團體存在著門戶之見,在聯合後的領導權問題上互爭不讓。蔡濟民半天沒言聲,想的就是這件事,那軍政府都督由誰來擔當?他和吳兆麟都不可能,因為他們無論是在革命黨中還是在軍隊中,都沒有足夠的影響力。

吳兆麟看到緊要關頭,蔡濟民來個一聲不響,心中很是焦急,忍不住說:“你倒是快拿主意,現在都是什麼時候了。”

蔡濟民臉色不太好看,一夜鏖戰,使他臉色蒼白,剛才那一刻的思想鬥爭,更是使他有些身心疲憊。蔡濟民抬起頭,環顧大家一眼,見很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他,便說:“為了能安定軍心,我看也隻能讓他出台了。”

吳兆麟說:“你說的是誰?”

蔡濟民道出一個人來,要讓他當軍政府的大都督。吳兆麟、馬榮等革命者都吃了一驚,可聽到他講出理由,想到和其他會黨聯係不上的困難處境,也隻能這樣了。這些出生入死的勇士,為了推翻帝國,爭得自由,把平常人看重的生死置之度外,可當蔡濟民道出一個人的名字來,為何大吃了一驚呢?

因為蔡濟民說得那個人正是是革命黨的敵人黎元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