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好雨也要知時節(二)(3 / 3)

漁夫看著站在船上晃晃悠悠的劉輝,冷淡的說:“你要是掉到水裏我可不負責救你,先說好,我們隻撈死的不就活的,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劉輝聽了漁夫的話,腦子雖暈,但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趕忙強忍著坐了下來,等劉輝堅持著回到了家,一進門便暈倒在地了……

強子在楊嬸兒家住的不安生了,雖然整天跟鄭麗麗這個尤物在床上折騰的快活似神仙,可是遠處水庫不住的泄洪聲讓他擔心著家裏的情況,擔心著自己市裏的門市和庫房。市裏的通訊中斷了,自己跟張宏宇也聯係不上,雖然自己天天睡著他老婆,可是現在真想通過他了解一下市裏的情況。

當天下午,省軍區的部隊繞道連城縣的山區開進了陽江市,沒辦法,陸上通道隻有連城縣這個地勢較高的山區了,部隊一邊進發,一邊整修著山區的道路,清理著泥石流損毀的路麵。

當地的農民看著部隊的戰士一個個累的精疲力盡的樣子,組織起來搭起了棚子,烙上了大餅。

當濃濃的蔥花配合著豬大油在烙餅上散發著一陣陣香味兒時,省軍區的領導不住感歎:“還是老區人民熱情有覺悟啊!”

幾個軍區領導走到正在烙餅的老鄉身前,雙手緊握著對方的手不住的搖動,一邊搖一邊說道:“感謝你們,感謝你們!”

為首的一個老漢說:“有啥嘛,俺們這裏窮,糧食就是剛剛夠吃的,你們要是餓了就過來,一塊錢一張餅,幫扶幫扶俺們嘛。”

軍區領導腦門子上一陣冷汗,轉身對衛兵說:“安排炊事班就地駐紮做飯,快去!”

當省委得知軍區陸軍部隊不能按時抵達陽江的時候,馬上聯係空軍為災區空投起了食品和藥品。

接近傍晚的時候,馬曉雲拖著疲累的身體劃到了新華區邊上,當木盆底部碰到了地麵,她才醒悟過來,自己家這裏沒有發大水,而且現在住的是樓房,妹妹應該沒事。馬曉雲走下木盆,步履蹣跚的向自己家走著,盤了一天的腿已經被水泡腫了,因為血液流通不暢,她的腿很艱難的抬起、落下。

當馬曉霞打開門,看到快要昏死過去的姐姐,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她求著鄰居幫她把馬曉雲送到了廠辦醫院。可是醫院的大門緊閉著,這裏因為收容了太多難民而癱瘓了,郝愛霞不得不下令關閉了醫院大門,因為她們這裏再進人就要發生踩踏事故了。

就在馬曉霞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大慶路過了這裏,看到馬紅玉的大女兒奄奄一息的樣子,他從醫院裏喊出了一個大夫,為馬曉雲看了看,大夫交代完靜養方法後,給馬曉霞打了針,拿了些藥,轉身回醫院去了。

紡織廠的食堂給災民們做了一頓飯就斷糧了,張宏宇無助的看著散落在廠區的躲雨的災民,他自己也回不了家了,他現在住的團委宿舍在江東,那裏地勢最低,他家雖然是三樓,估計也淹了,他現在最惦記的是家裏的孩子和阿姨。音信全無的鄭麗麗他已經無心去管了。

下雨的第七天,天空的烏雲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時不時的雷聲轟鳴敲擊著災民脆弱的內心,很多人都凍得發起了高燒,還有一些老人合上眼就沒有再醒過來。

陳有德在擁擠的衝向紡織廠食堂的人流中救下了一個被撞倒的小女孩兒,自己卻被人流踩踏成了重傷,當維持秩序的聯防隊員發現的時候,已經就剩一口氣了。聯防隊員們用單身宿舍的床板將老人送到了紡織廠醫院,聞訊趕來的大慶夫婦和王楠在老人的床前痛哭著。

聽著樓道裏嘰嘰喳喳的災民婦女講述著自己家那裏的慘樣兒,大慶心中火氣,衝著樓道喊道:“誰他媽的再出一聲,老子夠給你們趕出去!”

“公安怎麼了?公安還不讓人說話了?就是,別理他。”婦女們接著吐沫橫飛的議論著。

大慶聽著婦女們的話,一字一頓的大聲道:“小李,你們幾個去,告訴外麵,一粒糧食也不許往醫院送,誰不聽話我開除誰!”

樓道裏瞬間鴉雀無聲了,大慶回到老人床前,看著虛弱的老人想要說話卻發不出聲。

郝愛霞對大慶說:“醫院已經沒有急救藥品了,我辦公室的冷櫃裏還有幾隻備用的嗎啡,我可以給老人家用上,你們聽聽老人有什麼遺言,抓緊準備後事吧。”

大慶邊哭邊和郝愛霞說著:“謝謝。”

用過藥的陳有德終於發出了最後的聲音:“大慶,照顧好平平、安安還有你的父母妻子,王楠這孩子命苦,你以後可別讓你姐再受委屈了。做一個好公安,對得起……”

陳有德話沒說完便咽氣了,大慶兩眼紅腫的趴在老人身上,哽咽的說不出話來。

陳有德去世的消息被聯防隊員轉告了鄭啟明,鄭啟明又上報了孫有為,孫有為通知了於正榮。

孫有為親自安排人手給陳有德家布置了靈堂,通知所有知道消息的幹警口口相傳,因為災情衛生防疫方麵的原因。老人的遺體無法在靈堂安放了。

公安局特事特辦的協調民政局開啟了已經停工的火葬場,送陳有德最後一程,是整個公安係統在著癱瘓的陽江治安下,唯一能為陳有德做的事情,陳有德火化後,大批的死難者遺體也被送了過來,為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火葬場緊急燒了這些尚無家屬認領的屍體。

大慶家裏陸陸續續來了很多值完勤需要休息的公安幹警,他們都是曾經陪同老人出生入死過的同事和部下,雖然不能看老人最後一眼,但他們都想在老人家裏最後緬懷一下曾經共同戰鬥過的歲月。

省軍區救援部隊在上午9時進入了紅橋區,一批批的救援物資被送了過來,紅橋區的街道上,紮滿了為災民準備的棉帳篷,紅橋區和新華區有著一江之隔,唯一還能通行的一座鋼結構大橋上,擠滿了向紅橋區奔走的災民,救援部隊想去新華區開展工作,卻被失去理智的災民們阻攔在大橋外,望江興歎著。部隊領導隻好通過大喇叭通知全市:紅橋區現在成立救援指揮部,這裏有食品和藥品,有行動能力的災民請自發向紅橋區轉移。

新化歸紅橋區的6個村子是空地最多的地方,所有的耕地和空地上,都整齊的紮滿了一排排帳篷,由距離市區最近的陳家溝村向西望去,全部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橄欖綠頂子。

經驗豐富的陳廣誌通知了所有村民:藏好家中的糧食,防止災民搶糧,隻能去救援區領食物,不許在家生火做飯,誰家要是敢冒炊煙,以後村裏就容不下你。

救援船隻開往江北區的時候,被困在市委市政府家屬樓裏的人們如臨大赦一般的往船上搬東西,看不過眼的部隊連長大喊道:“船上隻許上人,不許裝電器包袱,一人隻許攜帶一包應急衣物等貴重物品,否則我們馬上掉頭先去救別人!部隊的船是用來救人的!不是給你們搬家的!我不管你們是什麼身份,是哪位領導或者家屬,我再強調一遍,誰要是敢違抗命令,我立刻趕你下船!”

作威作福慣了的太太們哪裏受過這樣的氣,不顧連長的命令,還在不停的搬著東西,連長向手下的士兵說:“把他們搬上來的東西扔水裏,趕他們下去,我們抓緊去別處救人!”

士兵們令行禁止的開始往船外扔著,一個中年女人喊道:“別動我的東西!不許扔!再扔我就去你們領導那裏告你!”

士兵們推搡著這個女人,想把她趕下船,女人因為在船上站立不穩,晃晃悠悠的掉進了水裏,隨著水流一邊撲騰一邊大喊著救命。

“市長夫人落水了,市長夫人落水了。”在家屬樓上看到的人們不住的喊著,可是沒有一個人敢於跳入水中施以援手。他們知道,巴結領導也要有命在才行。

眼看部隊的船要開走,家屬們不住的求情,可是眼見惹了禍的連長更不願意多呆了,為了不讓他們記住自己的臉,抓緊掉頭離開了。

第八天,雨水漸漸小了,天空中雲層稀薄的地方開始透出了一絲絲陽光,災民們興奮的大喊著:“陽光!有陽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