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迎來了百年難遇的發展期,隨著城市的發展,沿江兩岸的漁民都已成為了市民,江邊風景獨好的地段都被區政府、學校、醫院、電力、郵政等國家單位占據著,為了大力發展江北的商業環境,陽江市政府決定將中山路上的機關單位搬離,還城市居民一個集中、方便的商業環境。
王坤的時裝店周圍,先後開了幾家小型的服裝店、鞋帽店,隨著中山路沿線的門市向外招租的越來越多,這裏正式成了錦繡繁華之地,一個個倒騰服裝的個體戶們,成了陽江市民心中先富起來的代表,他們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王坤自從去了劉輝的舞廳之後,覺得壓力倍增,他通過舞廳的服務員了解到,這座三層樓總6000多平米都是劉輝承包的,他不敢想象這是怎樣一個文化娛樂事業,怪不得武誌學說自己可能是誤會了劉輝。劉輝有這樣的魄力,這樣的事業,幹嘛還要去為難他呢?
王坤感覺時代變化中他肯定還有別的機遇,但他苦思冥想,卻無處著手。一個人的精力實在有限,自從王豔卿離開他之後,飯店也沒人幫他打理了。他喜歡開飯店,因為這及解決了他作為一個單身漢的吃飯問題,又能掙錢,還有了棲身之所。但前幾天製藥廠的廠長蘇長青跟他說:“小坤,你有沒有想過把這個飯店轉包出去?”
“轉包?沒想過,轉包給誰啊?這麼大個飯店,不是一般的個體戶能租的來的。”王坤不解蘇廠長的意思,簡單的說。
“我有個想法,現在的製藥廠在設計上除了辦公樓、車間、工人宿舍以外,並沒有設計招待所和銷售展廳,以後廠子如果效益好的話,外來的客商肯定是要有個住的地方和參觀產品的地方的,所以我想一年後把你這個飯店轉包過來,當成廠子的招待所。你願意麼?”蘇長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坤聽了,既不想放棄這個好機會,又舍不得把自己的一番心血就這樣轉給別人,猶豫著說:“蘇廠長,您能讓我考慮考慮麼?我這幾年的心血都在這個飯店上了,說實話,我舍不得啊。”
“我知道你的顧慮,我還有一個想法,這個事情隻能你知我知,你聽我說,飯店還是你的,但是你可以掛一個藥廠招待所的牌子,然後再把這裏好好裝修裝修,請兩個好廚子,以後製藥廠的客戶接待我就都放到你這裏。我看你的飯店雖然菜做的不錯,住宿也幹淨衛生,但生意卻不是很好,以後有了這些招待業務,肯定會生意興隆的,你懂我的意思麼?”蘇長青意味深長的微笑著說。
王坤一點就透,應和著說:“我懂您的意思,您就放心吧,這麼好的買賣介紹給我,以後我肯定好好報答您!”
蘇長青之前是陽江市衛生局的老幹部科的科長,一個剛剛38歲,年富力強的幹部,也是工業局長武誌學的一擔挑兒,郝愛霞的妹夫。蘇長青是文革停止高考前最後一批入學的大學生,是這個人才斷層的時代裏真正的精英階層,但時代就是如此的戲弄人,滿懷理想的他由於性格過於直爽,說話用詞過於犀利,早早的就被領導們養進深閨無人識了。在老幹部科經曆了“八年抗戰”的蘇長青“成熟”了,為了能從空耗青春的老幹部科調出來,他四處托人、上下打點,之前局領導曾答應他調到陽江市第二人民醫院當個副院長,可是卻意外的被市領導的關係給搶了。後來領導又幫他安排了一個區衛生局的局長,可是事有不巧,區裏對這個位置也早就安排了人,他又一次沒能調動成。就在局領導覺得有些虧欠蘇長青的時候,新任市長大刀闊斧的提出了要建立陽江市製藥廠,衛生局在接到選調幹部去製藥廠任職的第一時間,就向新市長推薦了蘇長青。
市長國文濟找蘇長青談過一次話,詢問了一些關於製藥廠的藍圖構想,蘇長青用他成竹在胸的誓言回答了國市長:依托西部山區的中藥材種植和市人民醫院現有的成熟方劑配方,盡快將製藥廠帶上軌道,再有充足的盈利和稅收保障後,加快新的中藥製劑的研發和生產。國文濟對蘇長青的回答十分滿意,這也正是他為陽江西部中藥材種植提供的下遊產業布局。看著這個身材消瘦,穿著一身中山裝,梳著“一九式”分頭,戴著一副黑色鏡框的深度近視眼鏡,學究架勢十足的蘇長青,國文濟在幾個候選廠長中,果斷的選擇了他。
蘇長青在老幹部科的八年,除了伺候老幹部們的生活以外,就剩研究為官之道了,八年裏,大學時的專業知識都讓廉價的茉莉花茶在腸道裏衝刷了個幹淨,留下的可能隻剩厚黑了。
在製藥廠的臨時籌建指揮部裏,蘇長青並不是主事的人,他夢寐以求的職位還要在廠子建成後才能真正掌握在他手裏,廠子的建設還要工業局的賈江成副局長來做主,他很有耐心的配合著賈江成的工作,平時的建築質量不佳他雖看在眼裏,但也沒有對賈江成反應什麼,因為他通過觀察了解到:這些包工頭和送建築材料的都沒少給賈江成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