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陳軒和李澤也在努力的分析著彩雲集團項目的真實情況。與郝奇的溝通,陳軒刻意回避了沒有出現,上一次的選型中,普思和郝奇的關係並不融洽。李澤代表普思和郝奇做了溝通。
這次溝通後,李澤對彩雲集團項目的態度有了比較明顯的改變。如果說之前更多是聽從陳軒的安排,那麼這一次他徹底的認為彩雲集團營銷係統項目是十分明確的,關鍵在於抓住郝奇這個最關鍵的人物。
然而問題在於,普思和郝奇的關係在之前並不融洽,如何在短時間內拿出突破郝奇的辦法出來,是擺在李澤麵前的首要難題。李澤決定盡己所能的去嚐試嚐試。
對這一點,盡管陳軒並不看好他能真正取得突破,但仍然十分欣賞他的這份主動性。陳軒為了謹慎起見,專門和何峰有過一次溝通,他問何峰說道:“為什麼郝奇突出開始做營銷係統的選型呢?這不是和集團的選型衝突了嗎?”
“現在彩雲集團本就沒有什麼信息化規劃可言,誰先誰後不過是看誰的話語權重輕而已。”何峰說道。
“郝奇除了跟普思談,還和其他廠商談過嗎?”陳軒問道。
“和你們溝通的那天,郝總和sit係統公司溝通過,第二天上午是華富軟件。三家都做了溝通。”
“他們都談了些什麼呢?”陳軒問道。
“基本和你談的差不多。主要是郝總在談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並且對下一步提出要求,那就是下周開始做具體的需求溝通。”何峰說道。
陳軒從何峰處得到的並不比李寬勇得到的更多。這些信息讓陳軒意識到,郝奇似乎有著自己的小算盤,那自己到底要不要踏入這個小算盤之中呢?
在陳軒和李澤二人對彩雲集團項目的討論上,他們的意見發生了一些分歧。陳軒考慮到目前的現實情況,如果沒有突破郝奇,那麼彩雲集團營銷係統項目將沒有任何希望,所以他更傾向於把重點放到監察部劉總這邊,爭取能在營銷係統項目之外得到一些收獲。
李澤則顯得更有信心一些,他希望憑借自己這張新麵孔,讓普思在彩雲集團,在郝奇心中有一個新的開始。
最終二人達成了一個共識,那便是嚐試著去做郝奇的工作,同時重點放到監察部劉總這邊來。所以,下周的需求溝通會議普思仍然會參加,不過隻有陳軒和李澤會出麵,在沒有摸清真實情況之前,將不會盲目的派出技術顧問。況且這種三家供應商一起出席的需求溝通會,是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結果的,如果真的派出技術顧問在現場做交流,無疑是把自己的底牌提前露給了對手,是極其愚蠢的做法。
所以,這類多個供應商一起出席的溝通會,大部分時候都淪為形勢,走走過場而已。
接下來的需求溝通會再一次印證了這一點。在對業務的了解和溝通上,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因為sit係統公司、華富軟件、普思軟件三家供應商都是由銷售代表出席,沒有哪怕一個技術顧問在場。
監察部劉總和信息總監何峰對這種情況有些生氣,不過因為有劉總在場,何峰並未表現的十分明顯,他心中十分清楚,還輪不到他來打壓軟件供應商。
何峰隻是冷冷的說道:“看來今天專門安排的需求溝通會,大家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啊!都沒有派技術顧問來,那這個需求怎麼溝通呢?”
“劉總、何總,我公司十分重視彩雲集團的信息化項目,會在需要時派出專業的技術團隊開展溝通。今天因為時間有衝突,實在沒有安排得過來。”華富軟件的一位銷售代表首先回答道,看起來十分年輕,臉上仍有幾分稚嫩。
“sit係統公司十分重視和彩雲集團合作的機會。我們這個行業的顧問專家今天確實因為行程衝突,沒有辦法達到會議現場,實在非常抱歉。所以今天暫時由我來做溝通,我會將會議內容轉達給我們的技術顧問。”李寬勇緊接著代表sit係統公司發言。
“普思軟件也十分重視彩雲集團。”李澤接著說道,可能是一時沒有想到比華富軟件和sit係統公司更好的說辭,隻能這樣簡單的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