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三十年 第五集兩岸融和(3 / 3)

2008年11月30日,為期4天的首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落下帷幕。該博覽交易會以“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為主題,是海峽兩岸攜手共同打造的一大文化盛會,此後每年舉辦一屆。

2009年4月17日,第四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節在廈門盛情啟幕,海內外6000多名信眾,一起祭拜了這位懸壺濟世的先人。經國台辦批準,從本屆起,首次在名稱上增加“海峽兩岸”四個字,這意味著保生慈濟文化節已升格為區域性對台交流平台D

30年來,廈門以閩南文化為主軸,從官方到民間,從專業團體到社區組織,對台文化交流全方位展開。就連一個翔安鄉村的呂塘戲校,也曾15次到金門演出。古老的閩南文化,構築起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家園。

2〇09年5月16日,首屆海峽論壇開幕晚會在廈門會展中心拉開帷幕,通過中央電視台、台灣東森電視台向全球直播。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兩岸大型民間交流活動,台灣各縣市的8000多名鄉親與會,盛況堪稱空前。

在鋼琴造型的舞台上,晚會奏響那首傳唱兩岸、令人蕩氣回腸的熟悉旋律——《鼓浪嶼之波h

2010年6月,第五次“陳江會談”正式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半年後,大陸首批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項下的進出口貨物在廈門順利通關。在兩岸經濟關係的製度化合作新時代,廈門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就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這個月,廈門市獲批準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由此,廈門成為台灣金融機構進軍大陸的橋頭堡,和大陸金融機構登陸台灣的前哨站。2011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支持廈門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在對台離岸金融、資金清算等方麵率先試驗。

未來,這裏將聚集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各類金融機構,成為海峽西岸最具影響力的金融產業聚集區。淺淺一灣海峽,再次印證了廈門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無可替代的曆史性地位!

庚寅春節,正值萬家團圓之際,胡錦濤總書記再次蒞臨廈門,與在閩合灣同胞共度新春佳節。在廈門海峽郵輪中心客運大廳,胡主席與台胞們相談甚歡,他親切地說:“兩岸同胞本來就是一?家人,應該常來常往嘛。”

近年來,每逢春節,廈門和金門都要同放焰火。正月初一晚上,胡錦濤總書記興致勃勃地同廈門幹部群眾一起觀看了新春焰火晚會。

火樹銀花,在海峽夜空中競相綻放,編織成一束束繽紛禮花與一幅幅斑斕圖畫,昭示著中華騰飛,民族複興,國家強盛,兩岸同胞福泰安康。

風從海西來,30年風起雲湧,激蕩著特區的光榮與夢想。風從海西來,廈門經濟特區30年的光輝曆程,更昭示一個民族的蓬勃與希望!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海上花園》(主題歌歌詞)

綠樹婆娑如翡翠,濤聲揚波如鼓樂,屋宇錯落如花園,琴聲悠長如仙閣。廈門,大海的女兒,

輕撩麵紗海上生明月,

吐氣如蘭潮漲又潮落。

啊,風從大海來,

一帶著幾多母親的囑托。

綠樹婆娑如翡翠,濤聲揚波如鼓樂,屋宇錯落如花園,琴聲悠長如仙閣。廈門,大海的夢鄉,歡樂港灣人間盡美景,春風送爽海峽變通途。

啊,風從大海來,

一帶著幾多兒女的祝福。

(2011年4月2~18日初稿於廈門,4月22曰至5月3

曰二稿於北京,原載2011年第8期《中國作家(紀實版)》;同名電視政論片由中央電視台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