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建設三十年 序
廈門,一顆祖國東南沿海璀璨的明珠,一座海峽西岸流光溢彩的重要中心城市。
曾幾何時,這裏隻是一片沉寂的港灣,隻有一份大海賦予人類的財富與囑托。
翻開孫中山先生著名的《建國方略》,一幅宏偉藍圖曾這樣展示在世人麵前:“廈門有深廣且良好之港麵,管有相當之腹地……與南洋之間載客業之極盛……吾意須由此港麵之西方,建新式商埠……”
似乎是一種約定:曆史在尋求突破口。
時序演進到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這艘艨艟巨艦,以雷霆萬鈞之勢突然撥轉航向,劈波斬浪駛向浩瀚的大海……
廈門,作為中國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一直領跑於改革開放的最前沿;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中心城市,它以一個魅力四射的經濟板塊迅速崛起;作為與金門、台灣隔海相望的橋頭堡,它始終感受著濃濃的同胞情誼,並凝心聚力地促進兩岸的交流與融合。
風從大海來!
3〇年來,特區從開工建設時湖裏村的2.5平方公裏,到1984年擴大到全島,再到2010年擴大到全市,廈門,書寫了屬於自己的美麗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