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馬蜂驚魂(3 / 3)

小雨就說:“如果你爹媽不給錢,我掙錢供你上學,隻要你能讀,上武漢、上北京都行。”秋月看著小雨那副真誠樣,心中不免一陣感動。就把小雨的手拉了,問:“你就一張嘴會說,你哪裏有錢?”小雨神秘地說:“告訴你吧,隻要我們的魔芋計劃成功,每畝地能賺幾千塊,比種煙、種樹苗都強。”小雨還說,“縣裏發了文件,明年要在全縣推廣魔芋的大麵積種植,搞魔芋加工。向鄉長說我肯學習,讓我來跟他一起搞,當技術員。”小雨見秋月聽得很認真,就越發來了精神,繼續說,“秋月,你見過魔芋開花嗎?”秋月說沒見過,隻聽老輩子人說,魔芋開花要不得的,誰家魔芋開了花,誰家就要倒黴的。秋月說過,又想起來好像是見過魔芋開花,就問:“是不是長蛇苞穀。”小雨就說:“對了,魔芋開花就是長蛇苞穀。它開過花之後,結出的果就像一個苞穀坨,粉紅色,稈子極像一條直立的蛇。”小雨就很得意地說:“就是因為它像條蛇,人們就認為不吉利,其實這是迷信。我告訴你,魔芋的生長分為兩個時期,前三年是營養生長期,主要是長體積,後兩年叫生殖生長期,就可能要開花繁殖。”小雨還想炫耀一下,又問:“你說魔芋是怎麼繁殖的?”秋月不想回答他的提問,就說,“你是從哪裏學來的?”小雨很得意地說:“書上寫著的。”

秋月就問:“向鄉長還教了你什麼?”

小雨想了想,說:“向鄉長還說,一切農村工作,歸根結底一句話,使農民增收,能增收一切就好辦。”

秋月聽到這裏,也十分肯定地說:“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農民如果不能增收,一切就是空的。”小雨又說:“向鄉長還說,要增收,就要抓住四個環節——特色、規模、品牌、效益。我們種魔芋,就是按照這個思路在搞,抓特色、抓品牌、上規模,力爭效益。”

秋月說:“不過,我總覺得這魔芋當不得飯吃,不像種苞穀讓人放心。”小雨說:“我開始也是這麼想的,可是向鄉長說,當年,我們土家人也隻會種一點蕎麥、燕麥,主要靠打獵過日子,直到‘改土歸流’之後,才開始引進苞穀、洋芋,紅苕,才找到了新的致富門路。我們現在種魔芋,也相當於當年引進苞穀、洋芋,也是在尋找一種新的致富門路。”

秋月突然主動地把小雨緊緊地抱住,把頭埋在他的懷中,像一個嬰兒躺在媽媽懷裏。小雨受寵若驚,不由得渾身戰栗,過了漫長而短暫的幾分鍾,他覺得不滿足,就甜甜地說:“讓我看看,看你長胡子沒?”但秋月緊緊箍住他,不談胡子頭發,就是不準小雨再動,兩人就這樣擁抱著,聽著對方的心跳。

幺妹子回到家裏,剛坐下,電話就不屈不撓地響了。媽媽說,你接吧,怕是有急事。幺妹子懶慵慵地接了,果然是急事!縣招商局塗局長說有大老板要來白虎寨考察,讓幺妹子準備一桌飯,要把白虎寨的特色飲食都拿出來。這樣的電話接得多了,幺妹子有了經驗,就問,經費誰出?塗局長有些不高興,說,我是在為你們白虎寨招商引資,難道還要我自帶夥食?幺妹子隻好強作笑顏,來迎接大老板。

塗局長一行共有四個人,正好一輛小車。客人聽口音是江浙人,塗局長對他們很恭敬。他們來了,爬上敲梆崖,別人都是氣喘籲籲,他們卻興致勃勃,指指點點,一個勁地照相。幺妹子引他們到處走,到處看,客人對村子裏的土地不感興趣,對農戶沒興趣,他們對什麼土王洞、銀杏王也不感興趣,好像隻對寨子周邊地形感興趣,對懸崖絕壁感興趣。他們用方言講話,沒想到幺妹子能聽個半懂,他們說,可以在峽穀上修一座晃晃橋,說可以在敲梆崖上架電梯,說可以養鹿、養野豬、養麂子、養狐狸。幺妹子被他們搞糊塗了,就悄悄問塗局長,他們是搞什麼考察?塗局長晃得很神秘,笑而不答。送走了客人,過了一天,塗局長來了電話,一句話,縣招商局對這一招商項目十分重視雲雲。幺妹子也被鼓動,就像在火線請戰一樣,說:“塗局長,你說,隻要對白虎寨有利,你說什麼,我們堅決貫徹執行,支持你塗局長幹出政績,官升一等。”塗局長笑而不答。後來他期期艾艾地說:“你們要顧全大局,要為全縣的招商引資做出榜樣來。”幺妹子說,我們白虎寨一向很顧大局,你有話就直說。塗局長還是不直說,他說,這事還沒定呢,定了再說。幺妹子開始還以為是那個大老板要來白虎寨搞開發,建養殖場?搞旅遊?種經濟林木?搞高山蔬菜?種藥材?一聽說要“顧全大局”,心中便掠過一絲陰雲,怕聽他說出什麼難事不好表態,就沒再深問。

又過了半個月,三個客商中的一個帶了助手又來了一次,這一次沒讓招商局陪同,他們直接爬上敲梆崖,到處測量、錄像,還找幺妹子統計山林土地麵積,了解全村人戶人口。幺妹子就留了一個心眼,就問:“你們要這麼詳細的數據幹什麼?”那個人順口回答:“我們要計算成本。”幺妹子停了下來,很嚴肅地問對方:“你們到底想來白虎寨幹什麼?你不說明,我們不會把這些數據再告訴你們。”其中一個客商說:“我們老板想在你們這裏建一座大型現代高端狩獵場。我們隻是承擔評估和設計。”

原來,他們說這裏是一座天然的狩獵場。還說,周邊幾省,還沒有一座高端狩獵場,而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狩獵必將成為一項極具潛力的投資選項。幺妹子就問:“狩獵就是趕仗吧?”對方說:“差不多,但狩獵是一種高級的休閑娛樂和社交活動。”幺妹子就說:“那都來趕仗,炮火連天的,那我們怎麼種田?”客商不假思索,說:“外遷啦,全部外遷,把村民全部外遷,狩獵場內一個閑人也不能留的。”

要說建狩獵場,白虎寨倒真不失為一個理想的所在,上次金小雨陪南方客人打野雞時,南方客人就讚歎過。首先是地形好,四麵絕壁深澗成天然屏障,除幾處關隘,無需值守,寨子裏布滿大大小小的山頭,綿延數公裏,滿目青山,風光無限,是一個天然的森林公園。其次,這裏氣候溫濕,有利於飼養多種動物,南方狩獵動物均適於生長。如果把交通解決了,在山下修一個度假中心,修一條旅遊便道,把幾處景點串起來,這個狩獵場就可以一麵開張營業一麵深度開發的。當然,這就有點鳩占鵲巢的味道,世世代代居住於此的白虎寨人就要全部遷徙到別的地方去。

就是這“全部外遷”一句話,讓幺妹子心驚肉跳。幺妹子心中暗想,這可是賣祖宗的事,我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必須給村委會通氣。晚上,幺妹子緊急召開了村委會,把聽來的情況說給大家聽了,大家一時慌作一團,以為是立馬就要搬家似的。幺妹子說,大家不要慌,這還隻是一個意向,都沒作決定的事,我就是找大家商量商量,統一個口徑,也好應付下一步的工作。

其實,這個消息已經不脛而走,像金小雨、覃道飛、粟米、覃正義他們年輕人還躍躍欲試,想象著白虎寨出現一種嶄新的生活,而老年人幾乎異口同聲反對:要我們騰挪出地盤,養野牲口,讓有錢人來玩?不行!寧可不要什麼招商引資,我們也不離開白虎寨。寧可不要脫貧致富,我們也不離開白虎寨。幺妹子一看這氣氛,心中就有了底。所以,後來,縣招商局的人上山來,幺妹子就一口回絕了。招商局還極力做工作,說我們對這個招商項目也進行過預可行性研究,覺得這個項目如果能立項,在南方各省還是個首創,對我們貧困縣的開放開發將是大有好處的,每年將會吸引大批有錢人前來度假狩獵,對全縣的旅遊開發大有好處。幺妹子說:“招商引資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地方經濟發展,能增加就業,能把老百姓生活提高。你們如果能把我們全村的人都安排到比白虎寨更好的地方,通過外遷能使大家的生活水平上到一個新的台階,這個工作我就幫你們做,如果隻是為了讓老板得到這片地方,要白虎寨的老百姓背井離鄉,我不答應。”

招商局來的是個副局長,他也沒參與核心決策,他也隻能從大的方麵講,招商引資是全縣的中心工作,每個局都有任務,是重中之重。講如果這個項目談成,影響很大,講如果開業,能增加多少GDP。農民聽不懂,就說又是什麼“雞的屁”,莫說是雞的屁,雞的蛋也不幹。

幺妹子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打工妹了,她問招商局副局長:“你隻告訴我,這件事縣政府是不是作出了決定?”對方說,早著呢,雙方還隻處於接觸和醞釀階段,還沒進入實質性談判。幺妹子的心就放鬆了許多,就問:“那你們為什麼把我們村委會拋在一邊,搞包辦婚姻?”副局長說:“八字還沒得一撇,現在還不是訂婚。”幺妹子就說:“你們都上來幾趟了,又是照相,又是測量,又是統計,老百姓全知道了,搞得人心慌裏慌張。”副局長已經無力招架,就隻是說:“我們的工作方法是有些疏漏,操之過急,還請女支書多多包涵。幫我們給群眾多作些解釋,如果真要征用山場,我們還是要和大家商量的,捆綁不成夫妻嘛。”

幺妹子也不想窮追猛打,縣裏各局的領導官也當得艱難,光為招商引資就寢食不安。她就對副局長說:“局長,你也是為了工作,我們不怪你,隻是希望你們下一步工作注意兩點,一,外遷對於你們來說可能是一句話,但對於我們白虎寨兩三百戶人家來說就是天大的事,你們要慎之又慎。二,如果要整村外遷,新的定居點的生產條件、生活條件必須比這裏好,要使外遷成為脫貧致富的一個過程,不能製造新的貧困。否則,就一切免談。”

副局長聽了這個女村長一席話,暗吃一驚,心想,一開始就小看了這丫頭哩!我手下的人,科長、股長的,一個個唯唯諾諾,上不得大台麵。他一看這個局勢,也無可奈何,前一段工作,就像父母急於招女婿,沒管姑娘是否願意,是有些包辦了。他就對幺妹子說:“支書你談的這兩點意見,很重要,我回去一定很好向局黨委彙報,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