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偵騎北上(1 / 3)

漢王很囂張,以前是一貫的內外囂張,自從就藩於山東之後,對外有點色厲內荏的感覺,其實不然,隻不過他偏居一隅,淡出了大多數人的視野,看不到聽不到漢王的消息。

本來永樂惡了漢王之後,錦衣衛便加強了對漢王的監視,錦衣衛自然清楚漢王在玩什麼,比如私底下的練兵,漢王出自軍伍,以前他的護衛人數是最多的,現如今被皇上拿回了很多,他回到藩地,再次練兵,錦衣衛雖然報於皇上,可皇上並沒有也旨意降罪,於是該報的還是報,該練兵的還是在練兵。

至於漢王府的生意,永樂也知道,這些都是小事,他根本不在意,又或者是還沒到去關注在意的時候。

賽福把這事告之朱四郞是擔心漢王私底下有什麼動作,若漢王真有什麼動作,到時會形成什麼樣的局麵,還真不好說。

朱四郞不知如何與賽福說大洋河村與漢王府的糾葛,賽福把這事告訴朱四郞,他意思很明顯,他是會幫朱四郞的,可會幫到什麼樣的程度,這誰也不知。

“賽大人,漢王府自去年便盯上了大洋河村的物產,賽大人你也知道,大洋河村出了祥瑞之後,或為之喜,或為之憂,京城過來的人不少。大洋河的產出就那麼些,周邊客商往年有眷顧那可不能說斷就斷了,如今內府都有采辦,大洋河村真是忙不過來。有自稱是漢王府的人拿了幾匹爛絹便要搶內府的供應,村裏沒答應,此事縣裏大令都知,且回護。”縣令的回護很重要,這說明漢王府確有過分的舉措,不然一個小小的縣令怎麼表明立場。

“噢,還有此事?”賽福有點意外,以上那些他能想象,漢王府的行為讓一地父母官激憤的事太多了,以前在南直隸時,江寧府對漢王府衛隊劫掠鄉裏的行為深惡痛絕。

“其後,我等解貨進京,半路遇到強人,與之爭鬥,殺散了那些強人,事發於雞鳴堡,此事也可查。其後才知,這裏或許是漢王府的人在背後勾當所為。”

“你等怎知,劫貨的是漢王府指使?”

“其中一人有漢王府的腰牌。”

“確定?”

“確定。”

“此事還有幾人知曉?”

“雞嗚堡的人不知此事,腰牌我收了,雞鳴堡隻知是我等殺了些劫匪。”

“噢。”賽福對朱四郞等人的身手現在清楚的很,一般的劫匪想要打劫他們,那是找死,漢王府裏多亡命之徒,江湖人士也不少,這些他也知道。賽福是正規軍人,又是錦衣衛,正規軍永遠是看不起所謂的江湖英雄好漢的,身手再好,也難敵軍陣。大洋河村的護鏢隊操練賽福也是見過的,頗有些氣勢。

“漢王斷然是不會吃虧的,既然已經開始打聽你的消息了,怕還會有後手,你要小心。”

兩人正說著話,胡成打門:“賽大人,京城急報。”

“進來。”

跟著胡成進來的還有一人,此人見到賽福之後,一個半跪:“都尉大人急令。”言畢掏出了一份公函。

賽福一愣,接過那公函,火漆印封俱在,隨即拿出了他的腰牌和官印,那信使校驗了之後,當麵拆遞給了賽福。

賽福看後眉頭皺了起來,然後又把這公函遞給了朱四郞。

不象上回在大洋河村宣讀的公文那般古語連篇,這份公函淺顯易懂,說的是皇上已經決定月底出兵,繼續征討阿魯台,賽哈隻都尉希望宣府衛能有所表現。

公文隻是公文,公文裏能反應出的信息不多,賽福隨即向信使問話,那信使顯然是得了都尉大人的指示,一五一十把所掌握的信息都倒了出來。

韃靼的阿魯台上回遠遁,實力並沒怎麼受損失,此事皇上耿耿於懷,八月時,大同鎮有軍情上報,發現了韃靼大軍的影子。永樂認為還需要給阿魯台再實施一次打擊,而且阿魯台不會想到,去年大明朝剛剛出邊塞征討韃靼,按常理,今年斷然不會出兵,那朱棣要的是這個效果,於是,決定九月出兵。

這個消息,讓賽福朱四郞兩人麵麵相覷,永樂帝非一般的任性呀。

皇上馬上就要出兵,賽哈隻大人要宣府衛有所表現,那這要怎麼表現呢?

宣府衛還在搞基礎建設,騎軍步卒已經征了約千人,其中騎軍五百,步卒四百,可這些還隻是數字,沒能成式正軍,哪怕是拉上跟著北征的大軍一起行軍都是個問題,更別說戰鬥了。

大洋河村的物產已經開始源源不斷的產出了,供應部分給北征大軍,那是必須的,可這些是應有之事,不能突出表現出錦衣衛宣府衛。

賽福不知如何是好。

“賽大人,阿魯台那廝的大軍,到底在哪裏?”朱四郞問道。

“這如何知曉。”賽福忿忿的說道,說完眼睛一亮,他明白了朱四郞的意思。

“四郞,可用的斥侯有多少?”

“若選,能選出個百十人,斥侯還是要看領隊將校的手段才是。”

“可有人選。”

“若隻是刺探軍情,圖賴,兔子,常五等都是上好的人選。”

“好。”

朱四郞用手指蘸著茶水在桌上劃出了大致的邊關地圖。

“既然軍報說阿魯台大軍在大同鎮北,那可往此方向派出斥侯,此地再往西北是瓦拉的地盤,阿魯台一貫盤踞東北,東北方向亦應派出人手。”

“去年皇上回程剿了三衛,三衛東邊也要有人手。”賽福補充道。

“如此說來,那至少要派出四隊斥侯,往西北兩隊,東北一隊,東邊一隊。”

“我先去宣府,四郞數出漠北,出關一事,還是由四郞主持,且先到德勝堡等消息。”賽福說道,“皇上月底出兵,出關應在十月初,一旦得知大軍路線,我再告知四郞。”

“好。”

接下來,賽福把手下的幾個百戶都召集了過來,把皇上即將北征的消息告知了他們,又把他與朱四郞商量好的,派出斥侯打探軍情的想法說了出來。

幾個百戶你看我我看你,胡成倒是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他也願意充當斥侯領隊,出關去打探軍情。

另外幾個百戶看到胡成表了態,當即也紛紛表示,願意出征。

賽福對這些百戶清楚的很:“胡成,你隻出關一回,到了草原上,可分的清東南西北,即使輔以老卒,到時風餐露宿,那些兵丁是侍候你,還是你領著他們。楊雄你也莫吵吵,我知你是騎軍好手,領著斥侯打探軍情又不是光會騎馬就成。”

賽福的意思,大家都清楚,隻是表態得要表態,賽福這話一說,幾人都笑了。

“此事,還是由朱大人領軍,朱大人要的人手,你們幾人要好好支應。”

第二天一早,賽福就回了宣府,朱四郞則就地開始選拔人手。

常五早就被朱四郞等人拉進了錦衣衛的隊伍裏,常五上回已經累軍功升至總旗,到了錦衣衛之後,也是任總旗,斥侯總旗,在常五的帶隊之下,他原先北征時的幾個戰友也都被拉了過來,在常五手下就有斥侯三十六人。

兔子和張三跟著朱四郞,圖賴在大洋河村,若能把巴特也一並喊上那是最好,要說對北地的熟悉,巴特,圖賴首當其衝。

“四哥,軍中,有不少原來的韃子,這些韃子若是能用上,那都是上好的斥侯。”

沒錯,永樂的大軍中一直有不少蒙古人的身影,靖難之前,靖難時,都投過來不少人,當時燕王的旗軍主要就是三衛。

“可拿捏的住?”

“四哥多慮了,那些韃子投過來多年了,手上怕是也沾了不少韃子的血,哪回的去。再說了,在關內,隻要有一身本事,吃喝不愁,成了家的哪還會回草原上去喝風吃雪。”

“好吧,你先去選選,看能選出多少人來。”

“兔子,你回村裏一趟,拿了我的單子過去,盡快把這單子上的東西準備齊了。”

兔子瞄了那單子一眼,說道:“四哥,這些大多早早就有安排生產了,隻是不知現在有沒有這麼多。”

“且不管,能湊多少湊多少,你今日就過去,三日後帶著這些東西到德勝堡。”

“三哥,你回去,把這信給巴特。三日後,同在德勝堡集結。”

與別的兵種不同,騎軍斥侯之類,他們與坐騎都需要多年的磨合才能正式成軍。即使是多年的老卒也不敢說,隨便騎上一匹馬就能很好的去戰鬥。

錦衣衛從宣府大同挖人時,上麵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人放行,所配置的軍械戰馬也都放行了,當然朱四郞也沒有做的過份,表示事後會補一批戰馬給軍鎮,這些不用他去操心,這些由錦衣衛與兵部打官司。

經過常五等人的選拔,朱四郞帶上了兩百多人北上,路過山陽輔的時候,又把陳小六給拐走了。

等了兩天之後,張三兔子押著車隊匆匆趕到了,隨之而來的還有巴特和圖賴。

在德勝堡借出的一處兵營裏,朱四郞與巴特兩人在密談。

“去年阿魯台那廝失了威望,今年怕還討不得好,我看三衛對台吉尚可,台吉做不做大汗,阿魯台必定是要除了才是。”朱四郞說道。

“此事怕是不易吧,上回阿魯台逃了,這回還是會逃。”

“大明朝的軍隊不會在草原上久駐,阿魯台也不是什麼地方都能逃。”朱四郞繼續引導。

“四郞,你的意思是?”巴特能做到千戶,不隻是勇武,這是必須要有腦子才行的。

“三衛與阿魯台素有勾聯,不可能相惡。”

“脫歡。”

兔子等人到後的第二天,胡成便押著一批錦衣衛的軍馬到了送到了德勝堡,斥侯出關可不是一人一馬,做不到一人兩馬,那至少也是要馬比人多才是。

隨著軍馬來的還有最新的軍報,皇上已經從京城出發了,這次可能會從德勝堡出關,目前的路線就是從京城過宣府到德勝堡。

接下來朱四郞把他手下的人都派了出去,常五帶陳小六等百人往北,這百人的目的地最遠設為飲馬河,另外他們還會分出五十人往東去摸三衛的底,最遠不過興安嶺,然後他們會在捕魚兒海碰頭,然後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