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京城的風物,談北征的見聞,談朝庭裏的秘事。百戶歎為觀止,天子腳下一等官吏。接下來才是問問沙嶺這邊的風土物產之類,至於這個百戶能幫上什麼,此人心裏早就打好了算盤,隻等著朱棟發話。
沙嶺所百戶得到最大的實惠是,他衛所裏的軍戶幾乎所有人都在這個大工地上找到了活幹,當然不隻是他也責所軍堡裏的人家,佐近鄉民都得了利益。
沙嶺這從半個月前隱陸陸續續來了近千人,這些人形成了很強大的消耗,所有人家的物產都被工地收羅一空,不隻是田地裏出的糧食蔬菜,還有養的雞鴨,更包括家裏的牲口都被租用或買走,連連他們不穿的舊衣服都有人來買,沒辦法,一時衣服供應不上,新衣送來之後大多錦衣衛的兵丁又舍不得在幹活的時候穿,舊衣服,洗一下,漿一下還是能賣錢的。
百戶不隻會帶兵,看來更能做生意,朱棟和胡成在京師混錦衣衛多年,武能上馬提刀舞槍,文能入市算計保護費,但與這百戶相比,還是要略遜一籌。此人與朱棟說了半天之後就談及了數字,朱棟算不過來時,此人居然從袖中直接抖出了物件,往桌上一放,手指輕快的撥弄起來,嘴裏還念念有詞,那物件居然是個銀製的袖珍算盤,這讓朱棟的下巴驚的差點掉下來。
當天傍晚,賽福等人去了建設中的錦衣衛兵營。那兵營選在一處山腳,離百戶所還有十裏遠。這個時代別的不多,就是地多,兵營占地若按後世的算法,那要用平方公裏來算。兵營占地就有個大幾千畝,沒辦法,騎軍,要跑馬。另外還有專門的馬場,總之附近的山都圈了進去。
周雄那支援來的人果然是營造的專家,這些人以往都是設計和修建軍堡,對於兵營來說,小菜一碟。經過半個多月的建設,兵營已經初見規模,一溜的木屋已經建好,而另一邊,一個磚窯已經早就建好,大量的紅磚燒好碼成磚垛,數十輛牛車不停的從沙嶺所往這裏拉石灰,更多的物資從京城,從宣府,從大洋河村,從大寧,從大同等地源源不斷的拉了過來。
賽福發現賽哈隻大人讓朱四郞來幫他,真是找對人了,朱四郞不隻是一人,而是一幫人,大洋河那邊別看是個小村莊,裏麵實用的人手真是不少。
黑牛雖說是個粗人,居然認字,當然張三兔子等人都認字。賽福也認字,可他是賽家人呀,世家,真正的世家出身,雖然是個家丁的身份。宣府此地所有讀書人加在一起估計不足千人,大洋河村的人居然都認字。
不隻是黑牛認字,黑牛還從大洋河村帶了一些人過來,正是這些人配合著宣府鎮的營造匠師把工地裏的事情安排妥妥的,他們還給那些營造匠人帶來了很多的驚奇。
大明朝剛剛建設好了首都,在這過程中湧現出一很多出色的工匠,其中的典型代表是當前的工部侍郎蒯祥,此人普通工匠出身,僅憑營造手藝做到副部長,被永樂稱為蒯魯班。
可不能小看了營造一事,往小心說要學會統籌安排,往大裏說,那可是係統工程。
如燒磚,從少人挖土,多少人和泥,多少人製坯,多少人負責燒磚,又有多少人負責搬運磚。若燒磚的事放到整個營區建設裏,那又要從整體來規劃了,那就不隻是燒磚的事。燒磚要取土,那取土就需要挖土,挖了土之後呢,就會形成坑,這些坑以後要怎麼利用呢?如此一來,這些坑的大小和分布就安排,這些安排和當初朱四郞在大洋河村安排如出一致。
隻不過大洋河村最早的窯場取土坑成了養魚池,而在這兵營裏則而不需要養魚的池塘,當然池塘裏若有魚也不是壞事,偶爾還能加個菜。池子可用於蓄水,用於盥洗,用於交通的水池,水溝則很重要。蓄水的池有用於飲用的,有人喝的有牲口喝的。盥洗的池有用於淘米洗菜的,也有用來洗衣洗牲口的。用於交通的水溝,剛一直挖到通向山穀小河,那個小河流出去兩三裏便注入了大洋河。
還有很多的東西需要放在地下,以池的方式貯存。這個時代,北方冬天沒有什麼蔬菜,大家的習慣是在秋天會窖藏蔬菜,到冬天時取出來吃。如此一來,取土的坑可以往地窖的規劃上挖上幾個。
軍械中有些若能放在地下,更有利於維護,那現在多挖上幾個深坑備用也很有必要。
朱四郞等人對左衛很熟,對大洋河村周邊的兵營軍堡都很熟,這個兵營的設計參照了很多衛所的規劃,朱四郞隻是加進去了一點個人的想法。沒有別的目的,隻是想這個兵營能更幹淨,住在裏麵能更舒適。
如今的兵營還是個大工地,約有一千五百人在這裏勞作。
就連夥房天天也都是四五十人在忙,這是個大工地,如今至少有千人在這裏忙碌,天天吃喝拉撒量都驚人。而朱四郞的要求是一日三餐,這更增加了夥房的工作量,除了三餐之外,九月,工地上幹起活來熱的不行,消暑的綠豆湯也是天天下午有供應,綠豆煮到成沙,喝的人通透爽快。
最讓賽福意外的是工地上數十個廁所,這些廁所最後居然通向一個極大的糞池。這些廁所和糞池都有專人看顧,以後要搞所謂的沼氣,沼氣是什麼東西,這個他原本不懂,但現在知道了,因為大洋河村有。這可真是個神奇的東西,五穀輪回的醃臢之物,居然能化為灶火。賽福怎麼都沒能弄明白,當初胡成去問了半天,結果兔子很得意的對胡成說,你隻管吃雞子就行了,不用去問那老母雞是怎麼生的。
沼氣這個東西,朱四郞前世在農村搞過,確切的說是他公司出錢的扶貧項目。既然做事,就要做好,這個項目在搞的時候,他沒有全程參與,但事先設計後竣工時也有參加,項目很成功,先後在多地推廣,所以他也就成了沼氣這個不大複雜的東西的半調子專家。在大洋河村實踐了幾年之後,他成了真正的專家,也帶出了一幫土專家。
賽福是來檢查工作的,雖然他傍晚才到這個大工地,在那裏的時間也不長,回到沙嶺所後,朱四郞在一張桌子上擺開了營地的沙盤。拜如今工匠不識字所賜,現在的工匠在營造房屋船艦時,都會習慣性的做一些小的模型,關鍵部位還會把細節模型做出來,然後再按比例放大,製構件造屋造船。朱四郞隻是把這些小的模型擺到了桌上,而另外一些工匠們做熟了的房屋等,也讓造出了模型,如此往桌上一擺,整個兵營就有了,這看的賽福大為吃驚。
“整個兵營呈回字型。一邊是中間是營房,一邊是馬圈馬場,另一邊是校場。共設有三個營門,一個水關。營門上是箭樓,邊牆四角是角樓。”朱四郞對著桌上的沙盤指指點點,“這隻是地麵上的,地麵下還會有些構建。”
“這個叫啥,沙盤,這個物件真好,一目了然。”賽福讚道。
“這隻是簡單的沙盤,過些時日,會製一個更精細的,到時,地上地下各建築都會標明。”
“如此甚好。”賽福若有所思。
“賽大人,宣府這邊,幾個邊堡某也讓匠師們去製模型,若能製成沙盤,整個邊關盡收眼底,這也便於大人運籌帷幄呀。”朱四郞顯然已經抓到了賽福走神的關鍵點。
“嗬嗬,四郞好謀畫。此事宜早不宜遲,盡快著手去弄。”
“先從宣府大同鎮製起,再往東,延慶,薊州,永平。若可行,最好韃靼瓦拉那邊也要製成沙盤才好。”
“是啊。哈哈。”賽福眼前一亮,“若製得北地沙盤,那可是奇功一建呀。”
“賽大人,如今人手不夠呀。一個兵營完整的修好,也要到明年。”
“兵營慢慢修不急,這個沙盤先製好,我帶到京師給都尉大人看看。”
“這個不難,我讓工匠們製兩付,一付大人帶去京城。”
“還有,四郞說的派出些人手,四處打探,這事要作手了,最好是去北地。此次北征,阿魯台那賊子望風而逃,皇上心有不甘。再次作伐,首當其衝還是韃靼。這事得抓緊,要先派些人過去打探軍情。”
“且聽寒大人吩咐。”
“四郞,東廠那邊和你有什麼過節嗎?”
“東廠?不曾和東廠打過交道呀。”
“聽胡成說,上回東廠過來找事,正好你在鎮撫司,按理說,東廠不可能這麼快盯上你呀。”
“自北地返,我也隻是在宣府,沒去過京師,上回過去,隻與內府太醫院有過往。”
“東廠番子不幹事,整日就知盯著咱們,真是晦氣。”賽福惡狠狠的說道,“還有,漢王那邊也有人過來問過你。”
“漢王?”朱四郞一臉茫然,心裏卻是大驚。
“今上有三子,太子在南直隸,漢王就藩於青州,趙王倒是在京師。錦衣衛在王府裏都有人手,或明或暗,漢王府裏傳來的消息正在搜羅一個與你同名的人,初時沒在意,前些日子得報,漢王府查問的正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