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4章(1 / 2)

隻要對他的所有猜測和指控被父皇給承認,那麼他還想坐上太子之位就難上加難了。這還是其一,其二便是敵人很有可能會借此混亂之際發動政變,一舉摧毀冰瀚王朝的統治。

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之後,瑾反而不似之前的不悅和惱怒,用著最尋常和友善的語氣對柏陽國主道:“本殿向來說一不二,敢做敢認。鹿歌一事並非出自我之手,望柏陽國主再三思量。”

柏陽國主的臉色變得十分複雜,遲疑地道:“我憑什麼相信你?”

瑾耐心地道:“你隻需想想,我若害了鹿歌,會有什麼下場?”

“哼!若此事當真是太子殿下所為,那麼柏陽國和冰瀚國將永世為敵,再無講和之日!”柏陽國主斬釘截鐵。

瑾緊接柏陽國主的話,繼續道:“父皇一心廣納四海,更是對柏陽國抱有了極大的熱忱。試問,他會容忍自己的後繼之人毀滅他好不容易修得的成果?”

柏陽國主細細思量,忖道:按說太子並非一個莽撞之人,又怎會去行莽撞之事?再說了,太子既然能意識到其中的利害關係,那麼他是斷斷不會頂風作案的。莫非事情果真別有隱情?

“陛下之前已經明示,如若此時果真為太子殿下所為,那麼他會堅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陛下說了,血債血換,天經地義!”柏陽國主明知瑾使壞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但還是想用這等重話去試探瑾的反應。

結果顯示,瑾聽了這些話後不但沒有一絲懼怕和惶恐,反而是如釋重負。難道真的與太子毫無關係?

柏陽國主的心動搖了,但還是沒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服自己放下對瑾的提防和懷疑。

如果以尋常人的做法,瑾現在應該撇下柏陽國主,盡力去布控棋局,以免被敵人暗算,斷斷不該像現在這般按兵不動。不止如此,他還能心平氣和地去與柏陽國主辯駁,這種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沉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他的確是個極富謀略的男人嗬。

柏陽國主重複皇帝之前的話語時,那叫一個咬牙切齒,活像要將瑾暗殺於無形之中一般。

“哈哈哈……”瑾今兒首次露出了笑容,笑得十分開懷。

“殿下何故發笑?”柏陽國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瑾欣慰地道:“柏陽國主是個聰明人,更是個權利的老手。豈不明白身處權勢核心的人會是怎樣的謹慎?本殿能坐上儲位,難道僅僅憑借父皇的寵愛?我若沒有幾分揣摩人心的本事,這個太子我做得穩當?”

“殿下的意思是……”柏陽國主有些被瑾給繞暈乎了。

瑾收起笑意,一本正經地道:“身為儲君,最先要了解的人就是君王。對於父皇的喜好,本殿沒有十分的了解,也有八分的猜測。明知傷害了鹿歌,父皇會惱羞成怒,我還會得不償失地去行愚笨之舉?”

良久,柏陽國主終於肯點頭言和:“臣相信太子會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國主不該這麼容易信任本殿,該有的猜疑必不可少。”瑾莫測高深地道,眉宇間浮現了幾絲難以讓人察覺地算計,嘴角還有顯現了幾縷笑紋。

柏陽國主徹底被瑾給弄糊塗了,隻是就著本能在應答:“殿下的意思是……”

也不知,瑾和柏陽國主說了什麼,柏陽國主竟然氣得麵紅耳赤。當兩人一同出禦書房時,已經演變成了刀兵相向。

朝堂上,皇帝與眾位大臣正在商議國事,冒冒然傳來一聲聲爆吼,緊接著令人恐怖的一幕發生了。

“皇上,您必須得給臣一個交代!”柏陽國主手握一柄亮晃晃的彎刀,刀鋒就抵在瑾的脖子上。

皇帝聞聲望向朝房大門,臉上一陣錯愕:“愛卿這是為何?”

“陛下金口玉言,答應了老臣的事,可否兌現!”柏陽國主已然不顧合朝臣工在場,直接與皇帝談條件。

在場的大臣們不由暗暗地為柏陽國主捏一把冷汗,挾持太子可不是件小事。

皇帝蹙眉道:“到底何事?你先行將兵器放下,有什麼事情說出來讓大家評評。”

大臣們連聲附和:“對啊,國主不妨將事情說出來,如果有什麼誤會也好及時消解,切勿傷了和氣。”

柏陽國主聽到朝堂上的人都為太子說話,怒氣不由更加熾熱了。他惱火地朝眾人喝斥道:“他是你們的太子殿下,你們當然要幫他說話了!我勢單力薄鬥不過你們,但擒住了他,你們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