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談(3 / 3)

賈書理這樣說,確實是曲解李雷的意思。李雷跟張長昆說得非常清楚,那就是要將吳洋換回來,案子是不是偵破、案子給什麼樣的結論沒有提到,言下之意張長昆自然明白。但賈書理這樣說,想來李雷書記不可能跟賈書理直接說出意圖而是要他理解。賈書理這樣來進行理解,張長昆確實不好糾正。

省廳最初下去接手案子的目的就是要對李昌德案子進行偵破,如今,離開案子偵破的話題確實說不出口。

“廳長,確實是這樣。我也聽到一些反應,情況比較嚴峻啊。”張長昆說。

“情況確實複雜。”賈書理說,“我回來考慮過,麵對目前的情況,省廳要怎麼做?既要將省委的精神落實到位,又要將案子的真相找出來,不論哪一方都不能偏頗。長昆廳長,我考慮讓你再帶一些人到華英市去,對案子進行偵破,你有什麼想法?”

張長昆見賈書理直接將失去說開,但說是他的考慮,心裏在笑。沒有李雷的壓力,賈書理會有這樣的態度?有了壓力無法回避還用這般借口,確實有些滑稽。但他也沒必要揭破,自己跟李雷書記之間的關係是要隱秘對今後才有好處。

“廳長,我沒意見。華英市那邊的案子在省裏、華英市都有很多議論,省廳的壓力會越來越大,我願意為廳裏分擔壓力。隻是,吳洋廳長他們那邊怎麼辦?將他們調回來,所有資料都交給我們,還是我們另外重新入手?”張長昆說,他是指望著要將所有資料都交出來,這樣,資料到他手裏後,完全可將一些資料給銷毀。

如此一來,今後在李昌德的案子上完全占據主導了,省裏那些人今後即使提出種種質疑,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再翻案。心裏期待,不過,也知道賈書理肯定會看準這一點。這也能夠看出賈書理站在什麼立場,當然,有李雷書記的直接談話為前提,張長昆確實不擔心。最多就是讓賈書理找一些理由來,曲回地達成這一目標而已。

看著賈書理,見他聽到這話後表情沒有什麼改變,讓他心裏安神不少。

“華英市的案子該怎麼推進,省廳的立場是一貫不變的,以客觀事實為準,以證據為本。長昆廳長,我是這樣想的,你帶隊下去另從途徑入手,針對同一案子從不他的角度來偵破,總能夠找到更有說服力的破案證據,證據和事實,才是跟領導交待的最好答案,也是省廳向社會、人民群眾交送的最好答卷。至於吳洋他們一組,還是讓他們在華英市戴過立功,雙管齊下,會在短時間裏將案子大白於天下。這也是省委領導所作出的指示,我們要領會到位、落實到位。”

張長昆沒想到會有這樣的轉變,讓他心裏的期待大為失落,跟他之前的預想也有很大差別。吳洋等人沒有給抽調回來,他帶人下去即使有市局的人配合,能夠占多數優勢?張長昆覺得沒有一點優勢,在偵破案子的專業上,他不論怎麼做都會給網友一下就看到弱點,幾句話會將他的結論駁斥得體無完膚。

這種較量不是第一次了,張長昆有過慘痛的經曆。幾次以為自己會在案子偵破上有完美的結論,但給吳洋看到材料後,很快找到漏洞所在,討論案子時,立即給揭破。這一次,到華英市去心中先就有了偏向,真要討論案子,今後自己的出的結論哪經受得吳洋的批駁?

再說,賈書理是理解錯李雷書記的意思,還是故意曲解他的意思?李雷書記跟自己說的很清楚,那是要省廳將吳洋等人調回來,由他到華英市去解決這個案子。現在,賈書理將省裏的意圖理解為要盡快將案子大白於天下,他這時也不好怎麼跟賈書理說。

總不能說出來,要將華英市的案子依據勞動的意思進行結案,這樣的話說出來,不僅會讓對手抓住死穴,還會引火燒到領導身上。想來,書記跟賈書理談話做工作指示,也不會說得太明顯,讓人抓住把柄。

正因為這樣,如今賈書理這樣曲解領導的意圖,張長昆確實不好直接來糾正,但這種局麵卻不是他能夠接受的,說,“廳長的意思我理解,但我想,省廳的警員本來就少,力量都調集到華英市去其他工作怎麼辦?要不這樣,還是讓吳洋廳長他們在華英市繼續關注,廳裏強調紀律,提出要求,也不能完成省裏的工作意圖。”

賈書理看著張長昆,臉上出現思索的神情,似乎要同意這一提法。張長昆見了心裏直後悔,自己這樣多嘴,賈書理會不會順勢答應了?賈書理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跟李雷書記的關係,今後李雷書記有什麼責問,他推到自己頭上那可糟了。但說出的話不好立即收回,心裏急起來也不知該怎麼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