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十八,賣牛奶那些事(1 / 2)

八月份,場裏突然通知我參加師裏辦的學習班學習,雖然不知是什麼學習班,但到師裏的學習班學習,總是好事,所以心裏很高興。當時農場歸農七師管,師部設在奎屯,而這次師裏學習班卻辦在十九團農場。十九團就在我場東邊,是鄰居。我背著行李走到十九團,在場部機關報到以後,一輛馬車又把我拉到一個生產隊,安排在一間大房子住下。地下鋪的麥草,睡地下。這個學習班原是學習什麼新式擠牛奶法,還是兵團委托農七師辦的,來學習的來自兵團各師農場牧場,有南疆喀什、阿克蘇、庫爾勒的,有北疆阿爾泰、伊犁、塔城的,還有東疆哈密的,都是些小夥子和姑娘。負責辦班講課的是十九團畜牧技術員,叫薛黨生。他教我們新式擠奶法,先用熱水敷牛**,然後擠牛奶,擠剩下的讓牛犢子吃。過去老式擠奶是先讓牛犢子吃,把奶吸出來後,再把牛犢子拴在一邊,然後擠奶。說是新式擠奶法可以提高奶牛產奶量,而且很衛生。來學習的大都是原來牛奶場的,會擠奶。我還是第一次見擠牛奶的。我原來沒想到學習班裏是學習擠牛奶的。學了近十天,我也學會了擠牛奶。我不由想起來農場時,張主任講的話,這也是一門技術嘛!

學習回來,就把我安排到隊上畜牧組牛奶場工作。這時,蔣先驊調到衛生隊學衛生員去了,後來留在衛生隊當護士。當時,我真羨慕他,他學的才叫技術,我學的是什麼技術啊!賣牛奶的毛驢車把我拉到牛奶場。牛奶場夏天不在隊上,還在離隊上四、五裏地的甘溝,牛奶場的人都住在地窩子裏。地窩子就是在地下挖一個房子,頂上用樹枝麥草蓋上,再上一層草泥。建場初期,農場職工都住這種簡易房子。地窩子有兩間,一間做飯,一間做人,睡的是土炕。房子很簡陋,連桌子凳子都沒有。地窩子旁邊是牛棚,牛奶場有三十多頭奶牛,主要供應場部用牛奶。牛奶場有六個工人。組長姓張,年齡最大,五十歲左右,湖北人,他原是9—25起義的軍人,原來他負責賣牛奶,他老婆在牛奶場打雜、做飯。放奶牛的兩個,高個姓安,五六年河南支邊青年,矮個姓卜,比我還矮,也是河南支邊的,當過鐵路工人,還當過誌願軍到朝鮮打過仗,他經常吹過去的革命經曆。放小牛的也姓安,外號“老虎”,是老安的弟弟。早上,我和他們一塊擠牛奶,還是用老式擠奶辦法,我學回來的先進擠奶法他們不感興趣,嫌麻煩。擠好牛奶,吃過早飯,大家分頭幹自己的工作。放牛的放牛,賣奶的賣奶,在家的打掃牛棚。我去以後組長就叫我賣牛奶,他負責全組工作,並輪換著頂班,讓每個人休假星期天。從此,賣牛奶的生涯開始了。

我每天起床擠好牛奶,吃過早飯趕著毛驢車,拉著一大鐵桶牛奶去賣,先到隊上,然後駕車到場部。那時,牛奶一公斤才七、八分錢。由於喝奶的人多,經常供不應求,場部打奶的人排著隊等著我,就象列隊歡迎首長,有時排隊的亂了套,擁擠著搶著牛奶,有的甚至提前到半路上等著打牛奶。不過夏天牛奶多的時候,有時還得吆喝著“賣**”,到場部各單位轉一圈才能賣完。在場部賣牛奶認識了不少人,如子女校的於老師,每天找我打牛奶給孩子喝。當時我想,這一輩子能調到學校當個老師就好了。沒想到以後我真進學校當了老師,而且後來還當了於老師的校長。那時,場部的許多大人小孩都認識我,叫我賣**的“小鬼”。主要是我當時個子小、年齡也不大。時間長了,場部一些單位的領導,聽說我是高中生,人又老實,想調我去工作,如拖拉機修理廠廠長想調我去學車工,機耕隊隊長想調我去學開拖拉機,我聽後喜出望外,特別是開拖拉機,在家的時候,電影裏看到開拖拉機的,特別羨慕。但生產隊不放我走,我也沒有辦法。不過年底隊上把我評選為五好職工,還參加了農場先進表彰及春播動員大會。五月份又評為學習**先進青年,參加了場裏的“五四”青年節表彰大會。那時領導群眾對我的印象很好,說我人老實,聽話,能吃苦,服務態度好,學習**助人為樂。當時,全國正開展學**運動,對我促動很大。每次到場部去,生產隊的一些職工讓我給他們代買東西,代寄信彙錢,還有到場部看病坐便車,我都全心全意服務,使他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