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偉略如曹孟德,機謀善變如郭奉孝,洞察全局如荀文若,自然都是料想得到曹軍在官渡與袁軍決戰之際,徐州的劉備和淮南的張繡自然是不會安安寧寧靜看事變等生米成熟飯的。豫州和兗州大片的土地可都是已經差不多像脫光了一樣擺在眼前,劉備集團和張繡集團豈會熟視無睹?
是以曹操早已和自己的幕僚集團定下了保守後方的大計。像琅琊東莞城陽這些本來就拿到手沒多少時間的地盤是怎麼也保不住了,所以丟棄了也是實在沒辦法。但是這泰山郡必須得保住。
自古以來泰山之險有名已久,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便是依仗著泰山阻隔而國勢穩固,直到最後秦國兼並六國,齊國也是最後一個被攻滅的。其地勢之險要,自然不言而喻。
如今的泰山郡囊括了主要的泰山地區,且位於青州、兗州、徐州三州交界。可以這麼說,對於袁譚劉備曹操三方而言,占據了泰山郡便完全可以確立對其他兩方的製約權!
也是因為如此,曹操準許臧霸在情況必要時舍棄琅琊等三郡國,但是這泰山郡,卻是曹氏集團的底線!
馬蹄聲響飛塵起,一支彪騎駛進泰山軍中門,進營便刹住了馬速,馬背上的騎士們多灰頭土臉,帶傷者亦不在少數。領頭的將領也是沒好到哪兒去,汗水粘著塵土整個臉都是髒兮兮的,手中一柄闊刀亦是帶血又帶土,打眼一看便知道此次出戰不是多麼理想。
騎兵們紛紛下馬,早有一眾雜兵幫忙牽著戰馬去後槽檢查馬身喂養草料。這支輕騎自然也不是一般的騎兵,乃是泰山軍中的精猛彪軍,個頂個都是一米八九的山東好漢,一個打五六個那種。
領頭的將領一眼看去也絕非等閑之輩,胸膀極是敦實雄厚,一臉的彪悍之氣。下了戰馬,這將領將手中闊刀交給身邊親兵,便是走到棚下端起一口瓦罐往嘴裏灌水。
不等這將領喝夠水,營寨中門又開進一支騎兵,領頭的乃是一執槍將領,其上下模樣更是狼狽不堪。
這執槍將領剛翻身下馬,棚下的用刀將領亦是喝夠了水解了乏渴,轉身兩人相對,互相打量著對方和自己如出一轍的喪氣模樣,相繼搖頭苦笑。
執槍這將領乃名吳敦,早年泰山寇首之一,如今乃是臧霸軍主要大將之一。而這執刀大將則是比吳敦有名的多,其威名在泰山軍中僅次於臧霸昌豨兩人,尤以勇悍著稱,是當今泰山軍中除了臧霸之外的頭號猛將。乃姓孫名觀,字仲台。
出戰不利的這人也沒多少客套話,一前一後徑直前往中軍營帳彙報戰況。
兩人一齊步入中軍議事營帳,正聽見營帳內一片爭論之聲。
“某還是覺得,此時應當采取堅守堅城大邑以逸待勞為上策,隻要堅守些許時日,待官渡戰局發生轉變,那時徐州軍疲敝驚恐,將軍一戰便可盡收失地!”年僅十六歲的少年陸遜指著地圖上幾個點,倔氣聲道。
“你這小子哪裏懂帶兵打仗,若是不速速決出勝負,拖延下去魯郡和濟北國那邊見形勢不對,都能拱手降了劉備和袁譚,到時我們三麵被圍,這仗更沒得打!”臧霸定若泰山,絲毫不為陸遜之言所動。
剛步入營帳的孫觀和吳敦一見小陸遜一臉的負氣模樣,便是頓時明白了怎麼回事。雖然說這陸遜和童飛來泰山軍不過月餘,但是這兩人鮮明的性格卻是為泰山軍諸將摸清了。
童飛雖然直硬不阿經常語出諷意,但是架不住人家有那個資本啊!泰山軍眾將倒是試過一次,包括臧霸在內的泰山軍五將一齊拿最順手的兵器群戰童飛匹馬單槍一人,卻依然能被童飛抗住五六十合並找出破綻逐個擊破!
是故在此戰之後,昔日多次見識過溫侯出手的臧霸卻是暗暗將童飛與呂布做一個比較。得出的結論是:童飛雖然不及呂布,但亦是能與之相交為戰的等級。而如臧霸這個等級的,上去了則是被完全碾壓的份。
碰見此等不世勇將,臧霸等人既然不是嫉賢妒能之人,自然也隻有對童飛敬仰的份了。
而至於小陸遜,年紀不過十六,其平常的談吐舉止已經完全可以說明此子乃出身名門,尤其是其雖年少卻博識多學從容的氣度特點卻是令出身豪強匪寇的臧霸孫觀吳敦等人無不喜歡。
能令平時一向溫文爾雅的陸遜陸公子露出符合其少年年齡的的倔強爭勝神態,卻是說明了正在爭論的這件事的特殊與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