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戰一(1 / 2)

如此考慮的話,袁譚不計代價襄助劉備攻打泰山軍就更有必要了。最好的結果便是,劉袁聯軍擊潰臧霸部曹軍,並勢如破竹順著黃河南岸拿下空虛的兗州諸城邑,最終出現在官渡戰場的右翼,幫助已經勢若萬鈞的七十萬袁軍主力一錘定音!

如此一來,袁譚袁顯思注定是要揚名天下的。雖說如今袁軍對曹軍占了很大的優勢,然而這可能是袁氏集團一統天下最大的障礙了。如此潑天的功勞,不積極爭取那以後可真沒這樣的機會了。

若是能在滅曹之戰中打出能征善戰的威名,袁譚自然會進一步受到袁紹的重用,更會獲得相當多的袁氏集團文武的支持。畢竟一個在前衝鋒陷陣,一個在後方籌集糧草,兩相比較還是在前方作戰的功勞凸顯一點,這對於今後的自己可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不論從那方麵來看,不論於公於私,當下袁譚傾力助劉備攻打泰山郡都是最好的決策。

劉備這邊卻是沒有想到自己不過一個露麵,袁譚便會對自己表示出了如此大的善意,既派出了援軍助戰,還送來了大批的糧草軍需,這些都立馬緩解了徐州軍的作戰壓力,還使得徐州軍的士氣進一步大振!

不過細細一想劉備也就釋然了,袁譚這不僅幫的是徐州軍,幫的還是他自己。不過這幫助實在太及時太對路了,劉備當即便派出了使者前往北海向袁譚表示感謝。

有了就近從青州調運來的糧草,劉備軍也就不必一路走走停停不斷需要等待從徐州運來的糧食了。劉皇叔雙劍一揮,六萬徐州軍便分作兩路。關羽領一部充作左路去取費縣、南武陽和梁甫等地,劉備自領一部在右路經蒙陰去取平陽。

劉備自曝兵馬數量其實也是無奈之舉,若是在琅琊國這種地勢較為平坦的地方與臧霸軍作戰,劉備軍隱藏實力確實可以收到奇效。然而現在臧霸軍已經退入了他們起家的泰山郡,在這種丘陵多山地帶與泰山軍周旋,定然被其精擅於山地作戰的斥候精兵所探得虛實,與其如此,還不如大大方方打出自己親征的旗號,亮明兵馬數量,還能起到震懾敵軍威嚇其士氣的效果。

而泰山軍此時也無處可退了。泰山郡已經是兗州當下抵擋袁軍和徐州軍的最後屏障了,若是泰山丟了,等於敞開了整個兗州的東麵任由劉備軍和袁譚軍攻城略地。

事實上臧霸也沒想著再退了。泰山軍之所以能在漢末亂世屹立一方,就是仗著泰山的險峻崎嶇地勢和泰山軍的山地作戰經驗。若是舍棄了泰山後撤到平原地區,哪怕是去堅守堅固的城邑,泰山軍的戰鬥力和戰術伸縮度也將大幅度削弱,而本來此戰泰山軍就是處於劣勢的一方,如此一來更不會是劉備軍的對手。

不過好在在戰役展開之前,臧霸卻是得到了兩位“貴人”相助,雖然說其中一位“貴人”一見麵就把自己打得連吐好幾口悶血在幾千人麵前下不來台,但是臧霸從另一位溫文爾雅的少年“貴人”口中得知事關自軍存亡勝敗的機密軍情之後,卻是立刻不在意這些了。

得知了關羽領軍的徐州軍使得乃是扮豬吃虎之計,其實背後真正領軍的乃是劉備劉玄德,其兵馬規模也較自軍斥候探報的數目超出了一倍有餘,臧霸卻是渾身冷汗直出。

倘若這要是在這樣一種沒摸清情況的狀況下和徐州軍幹一架的話,正打到一半兩邊忽然殺出對方的伏兵,再加上對麵劉玄德的劉字大纛突然一立,自家本就是匪軍寇眾出身的軍隊絕對是分分鍾驚慌奔潰的下場!

要知道關羽的副將乃是本和自己同是泰山寇的昌豨,劉備這六七萬徐州軍裏麵,有半數都是昌豨的部眾,即臧霸軍昔日的友軍。所謂知己知彼,熟悉了解泰山軍作戰習慣細節的昌豨是絕不會讓臧霸在一戰大敗之後再順順利利聚攏起散兵有再戰之力的可能的。於是最可能的結果便是,泰山軍一戰被徐州軍打得元氣大傷,再也不具備阻擋劉備軍和袁譚軍的實力。

如此細細想來,劉備軍的這招疑兵之計,看似平平常常極是簡單之處,但因為有關羽這等猛將充當攻堅利器,以及熟悉泰山軍的昌豨的存在,卻不失為一條妙計,一條可以輕鬆解決臧霸軍的妙計!能想出此等簡單卻異常有效的計謀的,莫過於傾心效力於劉備的下邳陳登陳元龍了。

細思極恐的臧霸於是不再猶豫,當即是打消了與劉備軍在琅琊周旋一二的念頭,帶上早已收拾好的細軟以及從各郡縣倉庫悉數搬出的糧草輜重,連夜輕車熟路退回老家泰山郡。

臧霸這一退就是給劉備讓了好大一塊地盤。不過臧霸自己是沒有這麼大的決策權的。之所以臧霸走的幹淨絲毫不拖泥帶水猶猶豫豫,其實還是有著曹操早先的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