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泰山之戰二(1 / 2)

那邊的少年陸遜依舊不服氣,正欲張開小口繼續闡述自己的想法,而這邊的臧霸卻是大手往地圖上猛的一拍:“此事某意已決,泰山戰事不宜拖冗,五日之後我便親自率軍與劉備一決雌雄!”卻是一副不容置疑的口氣,絲毫不留給陸遜繼續爭辯的餘地。

陸遜心裏憋氣,但是又不好當麵頂撞臧霸的主將威嚴,隻能是不再開口,默聲看起地圖來。

臧霸這時才轉過身來,眼見手下兩位大將孫觀和吳敦灰頭土臉站在營帳門口一副拱手低頭請罪的模樣,便是知道了這兩人領軍襲擾劉備軍的大概結果,心裏沒由來一煩,沒好氣問道:“戰果如何?”

孫觀稟手先言:“我部潛行至蒙山附近伏擊劉備軍輜重車隊,沒曾料想劉備軍押解糧草輜重的皆是精銳兵馬和得力將校,末將率本部奮力拚殺,半響才奪得了其車馬,不過還沒來得及轉運匿藏,便有一支劉備軍輕騎趕來馳援,其部亦是精猛強健之眾,末將戰之不得勝,手下弟兄又都人乏馬困,速撤之中卻是連燒糧毀車亦是不曾做到,末將實在給泰山軍和將軍丟臉了,請將軍責罰某戰之不力之責!”

吳敦緊接著孫觀的話音:“稟將軍,末將所遇基本與孫將軍部境況相似,亦是沒能完成將軍安排的襲擾任務。不僅如此,末將於回程還遭遇了劉備軍的埋道伏擊,好在末將本部有眼尖之士早早發現,才幸免一場惡戰!”

聽完戰況彙報的臧霸卻並沒有絲毫的生氣動怒,而隻是稍稍有一些鬱悶之色,先前沒好氣的臉色也稍微和緩了一些,上前各拍了一下兩人肩膀寬慰道:“哦,沒有什麼收獲也實屬正常,兩位將軍莫要自責,要怪就怪那昌豨老賊投了劉備,沒他給劉備支招我泰山軍亦不至於如此。”

提起昌豨,吳敦的臉色當即不大好看起來,仿佛找到了一個泄氣筒一般惡聲道:“某早就說過,昌豨這白眼狼信不過,當初和此獠一同泰山為寇互通作戰也是實在瞎了眼,到頭來不僅當牆頭草,還將咱們壓箱底的本事都賣給了劉備。”

孫觀亦是一臉憤忿:“老吳說的是,要是下次讓我撞見了這廝,定用我的環首刀將其大卸八塊,此等忘恩負義不顧兄弟情義之人,實在該死!”

帳中還有一人,雖然麵容粗獷,長得與孫觀頗有相似之處,但卻並沒有孫觀那般壯實的胸脯和悍勇之氣,年紀看起來比臧霸還稍微大些,頗有些父兄風範。

“昌豨這廝雖然不甚靠譜,當初同為泰山寇時亦常獨來獨往,但是細細回想一下,此人有些事情也是言出必行的。諸位難道都忘了麼,當初我們一同接受陶謙招安成為徐州軍編下的時候,曾常聚一起。當時便有一段時間,昌豨這廝不斷誇口劉備之德,滿心對其繼任徐州牧充滿著希冀敬仰。隻是時間長了我們倒忘了這些,也是沒想到這劉玄德在丟了徐州之後還能繞一大圈子再拿回來,亦是不枉昌豨由來已久的心思,於是如今才有了昌豨舉東海降劉之事,倒是有其根源的!”

這中年人說著這番話,臧霸等人亦是陷入了艱難的回想中,半響臧霸才開口道:“原來如此,伯台所言極是,倒是我們一開始就忘了昌豨這廝誰都不服,唯獨提到劉玄德卻讚不絕口這茬了!也是大意了,當初便應當向曹司空言說昌豨此獠為人的,怎麼也不該將其放在東海郡這個大郡主事!”

伯台自然是這中年人的字。而在場眾人中孫觀的字便是仲台,所謂伯仲叔季,這個中年人,正是孫觀的親兄長孫康。

孫康亦是泰山群寇寇首之一,雖然沒有弟弟孫觀的武藝,但是孫康有著自己的經營之道。兄弟兩人關係甚好但性格不同,亦是分兵各成一家。到頭來孫康依靠著自己精打細算的特點,拉攏起的人馬甚為眾多,甚至臧霸和昌豨兩人麾下的兵馬甚至都沒有孫康的人馬多。

不過也因為孫康低調處事的特點,孫康反而是泰山群寇中最不出名的一個。當初曹操先是親自招降了臧霸,然後點名讓臧霸去招降皆有勇武之名的尹禮吳敦孫觀昌豨四大寇首,卻是沒有提到孫康。最後還是身為弟弟的孫觀搬出了孫康,臧霸亦是舉薦,孫康這才為曹操所用為了城陽郡太守。

臧霸駐軍琅琊國時,手下隻有自己直屬的兵馬和孫觀吳敦的部卒不過三萬餘人,但是舍棄了東莞郡城陽郡而將這兩郡的兵馬集中後,彙合了尹禮部和孫康部的泰山軍卻是有了六萬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