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同在陵陽之戰因力竭或負傷而被俘的黃蓋、董襲,在張繡的好心招攬之下卻是寧死不降,罵不絕口,張繡最後無奈隻好處斬了這兩人,將其屍首與其他戰死的東吳將領陳武宋謙等人一同厚葬。
其實說到這兒想必大家都發現了一件事,張繡招攬的江東人才,要麼隻是避難江東而不是江東籍的人士,諸如諸葛瑾魯肅步騭嚴畯徐盛鄧當呂蒙太史慈等人都是此類。要麼就是和江東世家豪族並無關係的寒門或被打壓對象,諸如祖郞陸遜闞澤吾粲則屬於此類。
唯一例外的隻有受境遇所迫的全柔和出身吳郡四姓的顧雍了。當然顧氏也是世家大族中的一個特類。
至於那些出身江東世家大姓的文臣武將,不是死於張繡軍手下,就是跟隨孫策退去了豫章。淩操朱治朱然賀齊董襲等人都讓張繡給江東的世家豪族陪葬了。
導致這種狀況其實也是張繡不願意見到的。
原本費了好大勁招攬到的周瑜因為自己背盟襲取江東和對孫策下黑手而與自己開始離心離德;此生也再難以看見黃蓋與周瑜上演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經典苦肉計了。另外因為對世家大族豪強的殘酷打壓政策,張繡自知自己現在身受天下世家宗強之人士的反感和背後唾罵,這些其實張繡都不願意看到。
但是這些又沒有辦法不做。張繡清楚世家大族為了自己的私利,野心和掌控欲會隨著實力的增強而不斷壯大,最終會達到影響國家和民族生存之根基的地步。
私利之心人皆有之,張繡並不否認自私這一人之常情存在的合理性,甚至張繡讚同自私一定程度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的觀點。但是那隻是一定程度,一些時候看似不甚重要出自本性的私心,各人累加在一起邊會影響一國一民族的氣運。
僅靠張繡看到這一點,改變這一點其實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張繡非常有必要在自己身邊招攬一批公心重於私心的人才俊傑,攜同一眾能夠先國後家的文臣武將改變曆史。
而就目前看來,三國還是不缺這一類人的。
……
暫時起不了刀兵再行征伐的張繡也向朝廷上表了奏疏,當然無論仇敵曹操把控的許都朝廷是否準允,張繡都會我行我素地對實質控製的江東之地做出人員任命安置。
因為考慮到安撫山越部族的需要,張繡分丹陽郡為丹陽、新都兩郡。並由何夔擔任山越聚居的新都郡太守。前廣陵太守韓嵩任丹陽太守,舒邵轉任會稽郡太守鎮壓宵小刁民,表現良好令張繡極為滿意的顧雍升任吳郡太守。
之後,張繡留下大將紀靈上將橋蕤統領四萬淮南軍鎮守江東,防備西麵豫章郡。另任全柔為丹陽都尉,徐盛為其副署。祖郞為新都都尉,太史慈代會稽都尉。鄧當行吳郡都尉之事,呂蒙隨姐夫一起。這數人被張繡任以安撫江東,清掃流寇的重任。
另外張繡辭了自己的九江太守之職,任重臣袁渙為九江太守,劉曄代廬江太守仍不變,隻是分割了廬江郡西鄰江夏軍的數縣為新的蘄春郡,袁渙從弟袁霸任張繡治下最小的蘄春郡太守。
張勳和陸勉的四萬軍隊從此也開始駐紮在被專門設為軍事重地的蘄春郡。
另外,闞澤、步騭、嚴畯、吾粲等人被張繡留在了江東四郡各有任職,許汜王楷兩個醬油級謀士外放至廬江和蘄春任職。諸葛瑾魯肅陸遜三人則隨行張繡身邊。
最後是張繡自己。與張遼領軍回師淮南之後,張繡自命為揚州刺史,統領揚州諸事。閻象楊弘等一應主薄長史,一並升遷。
最後的最後,張繡的表奏裏麵還有一條最不起眼的任命。原丹陽太守袁胤,因為在丹陽任期無所作為且縱兵殺戮豪族,是為張繡軍屠江東的導火索和第一人,因此調回壽春。張繡表奏原壽春宮為大漢壽春行宮,袁胤降職任壽春宮令,其侄子袁耀任壽春宮尉。
至此,張繡南征碩果累累,張繡集團上下或封或賞,皆大歡喜。
當然,至於曹操孫權和劉表黃祖甚至還有袁紹這幾方麵是否痛快了,張繡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此刻,我張繡已經從一位隨時可能被夷滅的中等諸侯成長為一位俯視天下群雄的當世豪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