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1 / 2)

山陰之戰,完全成了張遼的逍遙津。

莫名慘敗的孫靜在兩個成年的兒子孫暠和孫瑜率領的親衛族眾護衛之下,仍是一齊死於並州狼騎和西涼悍卒的亂刀之下。

另外,孫策所器重的鎮壓會稽南部山越暴亂的猛將賀齊,在此戰中亦是戰死於張遼刀下。

賀齊手下的士卒約有五千之數,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賀齊手下這五千士卒都是精悍之士。孫策西進之時,考慮到會稽郡為數眾多的山越部族,卻是沒有抽調賀齊這個會稽南部都尉手下的兵馬。

加上孫靜和孫暠孫瑜父子三人手下的五六千兵馬,這一萬正規江東士卒,是抵抗張遼軍的主力。

但是之所以會兵敗身亡不能怪張遼太過剽悍,要怪隻能怪孫靜的戰略有問題,要怪就怪賀齊為人太過高調。

其實孫靜利用各地豪強拖延張遼軍的進軍,從而聚集起會稽郡世族豪強武裝的策略應對一般的侵略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孫靜和會稽郡麵對的可是曆史上威震江東的張遼張文遠,這哥們可是僅靠七八百死士就殺得孫權眾將重兵的中軍丟盔棄甲,僅靠七千合肥守軍就打得十萬孫吳軍隊滿地找牙的。

那一次張遼身邊的大將隻有李典樂進,這一戰張遼身邊卻是有溫侯八健將的四人。

那一戰孫權靠著周泰替他挨刀子、淩統和甘寧並肩血戰、付出了陳武戰死、宋謙徐盛負傷的慘重代價最終還是在賀齊手下三千解煩兵的支援斷後下逃出生天的。

但是山陰之戰,賀齊還尚未依靠山越精兵組建起孫吳的精銳部隊解煩兵,而且賀齊的武力值雖然在江東諸將裏麵算高的,但是卻一定高不過巔峰時期的怪胎陳武。

另外還因為賀齊生性奢綺,所用甲胄兵器都極為惹眼,因此他第一個死於張遼刀下,並不意外。

還有孫靜孫暠孫瑜父子,他們三個捆在一起也不一定打得過周泰,因此被困殺於亂軍中完全正常。

至於經曆此戰而死傷殆盡的會稽郡大大小小的宗族豪強首領,他們中又沒有一個人武力堪比淩統甘寧宋謙徐盛等人,因而一戰而被全滅的結局其實也並不怎麼令人驚乍。

總之一句話,張遼在山陰大屠六萬會稽軍民之後,終於攝服了會稽郡。江東三郡至此基本為張繡掌控。

時間進入到了建安三年九月末,將黃祖趕回江夏郡的孫策在豫章柴桑終於斃命。臨死前孫策否決了張昭等大多數江東元老文武扶立有長兄孫策之風的孫策三弟孫翊的提議,而執意讓二弟孫權繼任吳侯爵位。

當夜孫策單獨召見過了孫吳文臣之首張昭和二弟孫權,於後半夜數聲驚天吼嘯聲中斃命!

次日張昭扶立孫權繼孫策之主位,宣讀孫策遺命,領孫氏文武向孫權行叩拜之禮。並上表朝廷,希望裂豫章這一大郡為鄱陽、豫章、廬陵三郡,同時正式表奏孫賁任豫章太守、以及最早跟隨孫策的呂範為鄱陽太守、孫賁之弟孫輔為廬陵太守。最後希望朝廷恩準孫權繼任孫策的吳侯爵位,並賜予孫權名號。

時年孫權十六。

孫氏在豫章郡休養生息的時候,張繡也終於將江東三郡整合得差不多了。特別是孫策病死的消息傳到江東以後,江東普通民眾對張繡軍的大規模反抗和抵製終於告一段落了。

而江東的世家大族,大部分被殺被屠滿門,一部分運氣好的被抄沒家財遷往異地為庶民,還有一小部分或潛入山區抗擊張繡軍或南下潛逃交州地區,這倒是讓那些被張繡和太史慈許諾了錢糧鐵具的山越部族開了次葷。

曆經大約三個月的南征江東之戰至此也落下了帷幕。不說張繡經曆此戰擴充了上倍的地盤人口,單說張繡在江東招攬到的人才,足以使得張繡集團與稱霸中原的曹操集團和雄踞河北的袁紹集團並列了。

文臣謀士方麵,張繡得到和得以任用的人才有吳郡顧厚之顧雍,遊曆江淮的諸葛瑾和魯肅,由淮南避難江東的步騭、由徐州避難江東的全能型人才嚴畯,雖然出身會稽大族闞姓,但屬於旁支寒門的闞澤,出身吳郡寒門的吾粲等人。

至於統軍大將方麵,張繡收得其心的有猿臂神射太史慈、大帥祖郞、青年勇將徐盛、少年抑鬱的陸遜,雖然相比收服的文臣略少了些,但是質量絕對讓張繡滿意。

另外還有降將全柔,陵陽之戰被俘的鄧當最後也降了張繡,當然張繡招攬鄧當的用意還是為了收得鄧當那尚在軍中且不聞名的妹夫——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