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2 / 2)

今年陸遜也不過十六歲,連弱冠之年都沒到。但是年幼喪父,年少便掌家有著諸多不尋常經曆的陸遜卻是比同齡人成熟多了。張繡和陸遜一番交談之後,張繡一時竟然生出了自己和陸遜心理年齡貌似差不多大的感覺。

這也不能怪張繡。雖然張繡現在的身軀是三十歲的身軀,但是張繡穿越之前不過隻是一個連社會都沒經曆過的剛畢業大學生,雖然曆經穿越以來這兩年起伏不定的磨煉,心理年齡也不過剛剛符合身體年齡。

陸遜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張繡點名要留下吳縣陸氏,但是看見張繡一副對他異常喜歡而且不加絲毫掩飾的神色,陸遜心中多少卻是明白了一點什麼,雖然疑惑仍比明白的部分更多!

畢竟整個吳縣除過顧氏,就隻保全下了陸氏這一家世家大族。其餘的,隻要是世家豪族,不論破城的時候有沒有從西門逃掉,張繡軍仍是沒有放過一人!

是的,張繡破城的時候,雖然放開了西門,讓吳縣士民有一個逃生的門路。但是這並不代表張繡放過了那些最後放下武器逃命的世家豪族。

事實上,張繡攻城的時候將自己的騎兵埋伏在了吳縣西門附近。西門大批湧出逃命避戰的吳縣士民之後,張繡軍騎兵當即亮身,卻不是立即屠殺,而是將這些人驅趕一直往西驅趕。

一直把數量多達五六萬的難民驅趕到了太湖湖畔,張繡軍的騎兵這才一邊設置了封鎖線,一邊搜查其中的世家士族宗族豪強。

搜查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將檢舉告發製與連坐製結合起來。先將數萬難民打亂,然後隨機劃分成一千人一組,讓他們自己推出其中的世家豪族。若是推不出來或者是隻推出很少的一兩個人,這一千人都得裝麻袋丟太湖喂魚。

最後的結果是,卻是沒有一組難民享受張繡軍的福利!

這個辦法其實還是老毒士想出來的。說實話老毒士這一次還心懷仁慈了一點,用“大網撒魚,漏過小魚”的辦法,饒恕了那些平日對鄉民頗有恩待聲名口碑很好的世家士族和宗族豪強。

說回來,張繡之所以再三權衡之後願意留下吳縣顧氏,正是考慮到了顧氏在吳郡下層民眾中聲名很好的原因。

顧氏的聲名好,可不是那種靠威望或蠱惑得來的聲名。顧氏卻是確確實實以“厚道”著稱於江東。

就拿顧雍自己來說,雖然擔任的是曲阿縣令,在調度選用糧草輜重上有著其他家族不能企及的特權。但是顧雍卻從來沒有特殊對待過自家產出的糧草軍備,一切都是公平公正公開來選擇糧草軍備的來源。為官幾乎也從不為自家宗族謀利,也不特別照顧本族子弟。確確實實做到了任人唯賢、對事不對人!

中國有家風之說,顧氏的家風相比其他大族很特殊。到了顧雍手裏更是發展到了要求苛刻的地步。這也讓顧氏子弟相比其他世家豪族子弟更加爭氣,更加具備自食其力的意識。

隻想憑自身才能出位的顧氏子弟從來沒有欺侮平民百姓的習慣,相反他們一直沒有脫離最底層,一直是吳郡四大家族乃至江東世家豪族中行事最為低調不出眾的一個。“顧厚”之名,就來於此。顧氏之所以比其他世家大姓延續繁盛更久的原因也在於此。

這種世族,並不足以成為張繡政權的對立麵。所以張繡最後決定容下顧雍和顧氏。

當然,張繡並不知道,曆史上顧雍低調的程度令人歎為觀止!顧雍開始為孫權所重用的時候,顧雍自己卻是從來沒有像族人提起自己升遷的事情。一直到又一次撞上了本族子弟,顧氏宗族這才知道顧雍官位已經極為顯赫!

不管怎麼說,張繡現在做出了一個正確事情。

有了舒邵的強硬和顧雍的溫厚,吳郡自然不用張繡再操心後院起火的可能。

另外有了陸遜這樣一位早熟俊傑,更重要還有毒士賈詡和鬼才郭嘉襄助,張繡怎麼感覺在智略謀劃上麵,自己都完爆孫策一方。

這隻是張繡麵對孫策主力回師卻十分安心的第一個原因。

張繡之所以感覺勝券在握還有另外兩個原因。先說張繡自己感覺最重要最有決定性的那一個吧。

張繡知道,孫策自己已經離死期不遠了。

雖然自己派出的刺客仿佛重演了曆史,到最後隻是重傷了孫策卻未造成致命性傷害,但是張繡在確認孫策受傷的之後,卻直接斷定孫策已經必死無疑了!

因為,張繡在刺客所使的兵刃上,淬了無解的劇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