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景從秣陵棄城而逃的時候帶了三千士卒,不過在半路就被張繡麾下親將曹性統領的羌胡弓騎射殺俘虜了絕大多數。吳景最後還是潛身水下才躲過一劫的。
曲阿原本有三千士卒,吳景又從半路拉來了湖熟、句容兩城的士卒共兩千,加上丹徒趕來的一千五百士卒,總算在張繡包圍曲阿之前湊了六七千人馬。
不過攻打曲阿對於張繡統領的兩萬主力,仍不過是一道開胃菜。
江東樹木很多,張繡軍臨時趕製了一些簡易飛梯。等到袁胤運來了由匠人趕製的雲梯衝車撞車,張繡次日便發動了攻城戰。
事實上張繡軍中很多將領都認為僅靠飛梯蟻附攻城就可以攻破曲阿,畢竟守城的七千江東兵大多數都是各縣鄉兵,平日裏主事農活,農閑才稍加操練。另外一少部分雖然是正卒,但卻是整個江東軍中戰鬥力最末等的一部分。
一群久疏操練甚至沒開過刃見過血的民兵,加上一些老弱之軍,想抵抗一群以剽悍嗜血名震天下的雍涼兵,就好比一群羊與一群豺狼為敵一樣。
而且,這群羊的數量沒有豺狼的數量多。雖然以野戰見長的西涼兵在攻城方麵稀鬆平常,但是你也別高估這群民兵弱旅守城有多麼出色。
但是張繡仍然謹慎地等到器械運到才發動了進攻。
此戰令張繡軍有些吃痛的是江東兵的弓手,這些出身鄉兵弱旅的江東弓箭手,卻是射出了不亞於淮南軍正規弓箭手的水準。也讓張繡軍將士終於明白了何為“北人靠腿南人靠手”。不過這些並不能阻擋擁有雲梯衝車撞車的張繡軍攻城的步伐。
等西涼步卒登上曲阿城頭,江東兵卻是一觸即潰!
麵對如狼似虎的西涼輕兵,孱弱的江東兵雖然想抵抗,但血勇根本不足,整個城頭都上演著西涼兵以一敵二敵三的情景,曲阿焉能守住?
有著眾多攻城器械的加成,兩萬張繡軍一日便攻克了曲阿,這個江東腹地最後的門戶!
仍然是圍三闕一的打法,吳景再次敗逃出曲阿。隻是這一次他沒有像上一次的好運,出城後便被張繡的伏兵生俘。
張繡拿下曲阿的時候,丹陽的腥風血雨已經拉開了帷幕,另外拿下陽羨的張遼軍也傳回了戰報,張遼部騎兵掃清了與襲擊糧隊有關的所有當地宗族豪強武裝,已經重新拔寨行軍,已經攻到了烏程城下。
張遼的戰報其實也可以換一種說法來說:就是陽羨的宗族豪強武裝已經全部被剿滅了。
張繡既然拿下了江東重鎮曲阿,曲阿北麵的丹徒自然也就落入了張繡之手。
丹徒被攻克直接預示著孫策已經失去了長江下遊所有江港,也就是說,遠在豫章郡的孫策主力再也別想得到任何的水上支援。一切糧秣補給都得自行解決。
曲阿和丹徒都囤積著不少的錢糧,雖然因為張繡晚了三四日才包圍曲阿,吳景將錢糧向後方的吳縣轉運了不少,但是即便如此,剩餘的糧秣也是足夠支撐張繡軍繼續進攻下去。
但是張繡的兩萬兵馬還是止步於無錫,原因無二,張繡軍找不到足夠的民夫來運送糧草。
據稱張繡因為此事大怒。張繡軍進攻江東將近一月,嚴厲軍法,規束將卒,喊出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口號,在實際中也基本做到了這一點,但是江東士民似乎並不買賬,貼出的雇傭民夫文告,應召的少之又少!
張遼統領雍涼軍以來,幫助張繡扭轉了一直以來存在於西涼軍中鬆垮散亂問題。雖然紀律性和嚴整的程度仍然不及紀靈張勳部下的淮南兵,但是已經把雍涼兵的軍紀軍風帶上了良性的軌道。
董卓時期,西涼兵打完仗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四處劫掠燒殺。而且不論是打了勝仗還是敗仗,西涼兵都會顯露他們殘暴嗜殺的一麵。
舉一個例子。在關東討董聯軍在虎牢關挫敗董卓呂布率領的西涼軍之後,董卓退回洛陽便開始了堪稱三國第一浩劫。洗劫收盡洛陽富戶錢糧,縱兵淫掠百姓家財,發掘盜盡皇家陵墓與公卿墳塚的珍寶,最後燒光焚盡洛陽全城!
然後次年,關東討董聯軍瓦解之後,李傕率軍出擊中牟。擊破大漢名將朱儁之後,李傕繼續進兵汝南潁川,大軍所過之處擄殺劫掠一空!
西涼兵的赫赫凶名,經過這些事是真正的揚名天下,要比士卒的凶悍殘暴,還真沒哪一支軍隊比得過西涼兵。
與之相比,四大金剛之一的張濟本部的西涼兵是最正常的。不過論起剽悍程度,仍然令大多數軍隊震畏。特別是在張濟部在兼並樊稠部、收攏了眾多李傕和郭汜的散卒逃兵之後,實際上已經成為了西涼閥最強大的一支力量。
軍事力量雖然一躍成為最強,但是政治力量實在微弱的張濟最終的下場,不過是在李傕郭汜等人的聯手中落魄走出武關,還落了個中流矢身亡的結局。
張繡統領軍隊以來,這支軍隊內部一直很複雜,原張濟部、原樊稠部、李傕郭汜火拚中打散了的兵勇、以及西涼兵在長安附近地區征召抓到的兵丁,成分相當複雜。因此,軍紀軍風也不是很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