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必須解釋的是,雍州雖然曆史悠久,但是獨立成一個行政單位的日子很短。漢武帝之後的大半個西漢時期,是沒有雍州這個州的。那時基本是涼州和司隸地區分割了雍州地區。
到東漢光武帝時期,雍州曾單獨設州過一段時期,不過很快又取消掉了。其郡縣仍歸屬涼州和司隸地區。
一直到了興平元年,也就是西元194年,即四年之前,李傕出於政治上的考慮,要求漢獻帝重新設立雍州,這個時候原本的涼州將整個東部劃給了雍州,自己隻剩下了西部。因而從這個時候開始,才重新有了所謂西涼、西涼州一稱!
此外雍州還得到了司隸地區的潼關以西包括長安的地區。張濟曾長期駐紮在弘農地區,在弘農和潼關地區張濟也補充了相當多的兵員。因而,今天這四萬張繡軍主力,被稱之為雍涼軍團是最為準確的,但因為其主要戰鬥力還是依靠西涼兵支撐,稱之為西涼軍團亦不無不可。
西涼兵依靠自己的剽悍勇武在這支主力軍隊中占據絕對主導的地位,所以他們也將自己嗜殺散亂的特點擴散到了整個軍中,好在張繡用張遼這一步是走對了,張繡手下目前也唯有張遼能夠鎮震住這群豺狼,能夠將這群不喜約束經常自由散漫的強兵擰成一團。
在軍規軍紀這方麵張繡也是費勁了心思,既不能因為太過約束而壓抑了戰力,引起這群生性豪邁奔放的漢子的不滿;也不能放開了縱容而導致經常性的失控血腥的場麵。
最終張繡還是學習了大秦的獎懲製度。在雍涼軍團中,張繡將敵軍分為上中下三等,對每一等明碼標價,以極其豐厚的獎勵鼓勵西涼悍卒將勁兒全使在殺敵建功上。同樣也對於鬆散的軍容軍貌軍風,製定出了極為嚴酷的懲處措施。
其實細細看來,兩千多年前的秦國軍功爵製度和現代的廉政政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通過軍功爵等製度,秦人基本禁絕了私鬥,人人在戰場上奮勇廝殺。那時的秦人,是把當兵殺敵當成了人生最有前途的道路,畢竟砍下一個敵軍的頭顱得到的獎賞便相當於你種地一年,對於剽悍好鬥的秦人來說,那還種地幹嘛。
種地要看老天爺心情吃飯,打仗生死看的也是天命,既然揮一年鋤頭不如戰場上揮一刀,腦子不傻的人都會選擇去當兵打仗!沒錯,這就是當時秦人的思維,於是,秦軍中經常出現十幾歲的少年爭先作戰,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私鬥,秦律是一經發現,不論是拳腳之戰還是生死決鬥,一旦有這個行為舉動一律死刑。這一條狠,雖然有些輕罪重罰,你隨隨便便打對方一拳就是死刑。但是正是這一條,讓秦人將憋住的勁全用在了上陣殺敵上,是促成秦人眾誌成城團結一心作戰的重要因素。
現代的廉政政策,首推距離我們近的香港。我們說,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騰飛,是絕對缺不了一個高效廉明的政府的,那麼,香港的高薪養廉政策和廉政公署等反腐政策絕對是建了大功勞的。
事實上張繡更多是參考了高薪養廉等現代政策,來推行自己的軍功獎懲製度的。不過在張遼賈詡這些人眼裏,張繡是參考了大秦的軍功爵。
高薪養廉政策說起來貌似簡單——不就是大幅度提高薪水讓官員不要去貪汙嘛,但實際上,這隻是對於高薪養廉政策最膚淺的理解。
高薪養廉政策的核心,是打造公務員的崇高地位。
對了,將公務員拔高到一個相當高的職業位置,使它相當顯眼,能夠引起所有人時刻的關注,最大限度去發揮外界民眾和媒體輿論的監督,那麼它自然而然而又必然性的提高了政府運轉的公開化和透明度,這才是打造真正廉政的關鍵。
而在這中間,提高薪水、提供高福利、提供高待遇高地位這些不過是一些手段而已。
發揮了人民群眾和媒體輿論的基礎性特殊性作用,那麼還得有專業的反腐措施。這就是另一項廉政措施了——建立廉政公署、警局內建立內務部等專職審查監督的機構。畢竟民眾和媒體反腐不是專業的,有一些問題得靠專業人士盯著去解決。
在今天,有一句話是香港所有公務員最害怕聽到的,那就是:“廉政公署請你去喝茶!”
這句話相信很多港劇警匪片迷是知道的,從這兒便能反映出廉政公署對香港廉政做出了多大的貢獻。時至今日,香港成為世界上政府最廉潔的地區之一,廉政公署功不可沒!
與之相比,我們的祖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效仿香港等其他地區實行的高薪養廉和反腐政策時至今日看起來仍有些不盡人意。不過這些都不是現在的張繡所能決定影響的。
現在的張繡,隻能將後世的廉政政策,活學活用實事求是的用在這一千五六百年前的中國,創造屬於自己的一個廉政官僚體係,打造屬於自己的軍功爵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