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2 / 2)

看清楚,是所有人。哪怕當場就有人下跪求饒妥協服軟,袁胤並沒有鬆一下口。太守大人不鬆口,這數百名從丹陽原治所宛陵帶來的異地執法者自然沒人手軟。

一股腦幹掉這些頭頭腦腦,袁胤當即下令清洗掉秣陵城內所有世家士族!此時,派往其他五城拿著相同命令的信使已經在路上了。

這是一場真正的清洗。以袁胤舊部郡兵為主幹的人馬,首先控製了城池各要害關卡,逼迫那些原本歸降了的但可能與世家士族有聯係的本地縣差放下武器。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袁胤空口開白條,以分得世家士族的所有浮財為條件,雇傭了城內的所有自帶刀劍的流氓地痞,還放出了牢房囚禁的所有暴力犯,發出了殺光所有世家士族男丁的死命令。

於是,在袁胤本部士卒大致控製城池的情況下,秣陵城的那些窮凶惡極的死刑犯,帶領著那些不入流的流氓地痞,人人眼睛冒著綠光,衝向秣陵城內的各大宅院。

袁胤下過命令,可以殺人劫掠,浮財誰搶到是誰的。但是絕不能火燒奸淫行不道之事,太守大人的人手雖然緊張,但是組織一些執法隊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現實是,禁止放火燒房傷及無辜這些人還能做到,不過要這些人壓製淫欲就有些勉強了。

對於此袁太守的執法隊嘴上喊的厲害,但實際卻沒一個人阻止。畢竟這些人冒著生命危險,在世家大族的門客護院的拚死抵抗殺進各大宅院,也是冒著生命危險的。加上他們動手的動機就是因為袁胤挑起了他們的貪欲,這下又要壓製他們的貪欲,不是自相矛盾麼?

所以兩相相比,袁太守還是選擇了放縱。因為出身世家豪族的袁胤袁太守心裏比誰都清楚,要是這些世家豪族一旦反撲,造成的局麵絕對更令人難以接受!

城內關門大肆捕殺士族世家的時候,鄉野之間,卻也是開始了一場圍獵!

丹陽都尉祖郞出馬了。

這位昔日的丹陽第一寇賊、號稱涇縣大帥、兩次殺敗過少年孫策的勇悍人物,將目光鎖定在了秣陵六城的宗族豪強身上。

比誰都清楚宗族豪強底細的祖郞雖然隻帶了五千部眾,但是在瓦滅宗族豪強武裝上,祖郞的五千部眾,卻勝似張遼的萬名勁卒!

宗族勢力比豪強勢力好解決。因為宗族是建立在同姓村落上的,兩者關係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祖郞隻需要屠掉兩三個屬於刺兒頭的宗族,做出一副誰出頭就屠他滿族的姿態,就可以完全震服其他宗族。

當然,想要屠殺掉所有宗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從氏族社會開始,封建社會其實就是建立在宗族製的基礎上的,隻不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的不斷流動融合,宗族製的影響力和代表性不斷在減弱。

不過在三國這個早期的封建社會,宗族的代表性還是很高的。一百個人中至少有九十個生活在農村,而這九十個農民至少有六七十個屬於各自的宗族。而其他的二十人大多依附於豪強地主。

宗族的代表性雖然比豪強高,但是宗族比豪強地主更鬆散。六十個宗族農民,可以分成三十個姓氏,即三十個互不相容的宗族。而其他三十個不屬於宗族的農民,卻最多隻依附於四五個豪強地主。

即我們可以這麼認為,一個普通宗族代表了一個村落。但是一個普通豪強,掌握的土地人丁卻有一鄉一鎮之多。宗族最大也不過一鄉,但是豪強兼並土地到了極致,可以掌控半個郡的土地!甚至不止!

這就是豪強地主的潛在實力!為什麼我們總結每一個王朝傾覆的原因的時候,都會找到這樣一個關鍵原因——土地兼並嚴重!

對了,豪強地主就是兼並土地的主體。兼並土地到了一個極限,難以忍受剝削的屁民就會揭竿而起,於是一個王朝與另一個王朝的興亡交替就開始了。

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說明一下豪強地主的能耐。但是現在在丹陽都尉祖郞手上,這些敢於抵抗或者不抵抗妥協了的豪強武裝,都必須化成一陣陣腥風血雨!

宗族勢力可以容忍,也必須容忍。但是對於可能危及政權統治的豪強地主武裝,必須及早滅殺!

還是張繡對舒邵說過最多的那句話:“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舒邵對自己卻說:“淮南饑荒時,平寇將軍做了一件我想做但無法做到的事情。今日在江東,我便做一件平寇將軍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

張繡揮軍攻下曲阿之後,第一件事便是任命舒邵為吳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