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和曆史上無異,懂得審時度勢的華歆還是將豫章郡拱手給了孫策。保護了豫章民眾不再受戰亂襲擾,也保全了自己的名節。
當然,他也不得不拱手相讓!
隨著豫章歸化孫策掌控,荊州方麵麵臨的軍事壓力驟增!
彭澤,長江南岸。
孫策駐馬沙灘,舉目望向寬闊無比的大江。
大江之上,一支極為浩蕩的船隊正隨著滾滾東流江水,順風駛向下遊。
這支浩蕩船隊懸掛的旗幟不是江對岸張繡的張字帥旗,也不是孫策的孫字將旗,卻是飄揚著怎麼看怎麼奇怪的“袁”字大旗。
駐馬江灘的孫策揚鞭指向飄飄蕩蕩的浩蕩船隊,對著身邊眾將笑問:“你們猜,這次袁紹又給張繡送了多少糧草?”
旁邊眾將皆是打量著船隊規模和糧船大小,一副沉思狀。最後卻是水賊出身的蔣欽最先開口:“怕是不下五十萬斛!”
孫策一陣豪笑,充滿讚賞意味的看向蔣欽。這副態度卻是讓其他的孫吳大將大為震驚。老將黃蓋當即出言:“五十萬斛糧草?那張繡這廝豈不是過個好冬天了?”
孫策搖了搖頭,忽然開口道:“不是五十斛,而是一百萬斛,甚至更多!”
嘶~嘶
周圍一陣倒抽冷氣的聲音!
一百萬斛!這是什麼概念,這是江東所有郡縣一年的糧食賦稅加在一起的兩倍以上!養活人的話,則是足夠整個淮南的上百萬軍民什麼都不用幹,就能滋滋潤潤把今年過了!
什麼都不說了,袁紹,這個天下第一諸侯,我們服!
另一元勳老將程普不禁皺眉開口:“一百萬斛糧草,已經足夠張繡在淮揚一帶橫行無忌了。難怪此番張繡選擇了與淮南交通不便的江夏郡作為出兵的方向,原來是有足夠的糧草作為後盾。”
“吃人糧食,自然要為人辦事。可是我怎麼看這張繡是打著給袁紹辦事的旗號,實際為自己謀取私利呢?”另一大將韓當也是出言。
孫策仍是一副豪爽明朗的笑容:“世人皆有私心,從張文錦單騎赴江東就可以知道,此人絕非混吃等死之輩。此前天災人禍不斷,現在算是他時來運轉,能夠借曹袁之爭,傍上袁紹那個楞大頭,得以擺脫糧荒困擾,還有餘力與我分割荊州。此人,以後決不可小視!”
“不過張文錦此舉,倒是讓吾更為放心了一些。有他在中原出工不出力,袁曹決霸之戰勢必曠日持久。如此一來,更為有利吾方全據長江,王霸之業翻手可成!”
孫策的一番豪氣分析,卻是讓周圍眾將一掃張繡將要瓜分荊州的不快。畢竟若是張繡也打荊州的話,張繡軍將麵對劉表的主力荊北軍,而孫策在江南隻需要解決鬆散的荊南各郡郡兵。
“不過,看來傳言也有真的,公孫瓚易京兵敗,果然最後沒能燒掉積囤的那三百萬斛糧草。袁大頭雖然財大糧足,但是先父卻說過,此人氣度涵量狹小,與其自身身份實力剛好相反。這樣倒好解釋了,畢竟本不是自己的糧草,拿出來邀買人心不會那麼心疼。”
一眾孫吳大將聽罷孫策闊談,皆是傾心笑歎。
“好了,還是看看眼前吧。這彭澤吾已經遊獵膩了,既然現在豫章事已太平,近日便移兵柴桑,吾要親探長沙故地!告慰先父亡魂!”
一雙炯炯虎目遠視西麵,江麵在夕陽映射之下,朦朧中仿佛看得到昔日長沙太守孫堅的堅毅麵容。虎軀背影,滾滾東逝江水上,千帆進發。